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脈硬化性閉塞症

1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2疾病病因

本病的確實病因尚未明確, 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大致可歸納為兩方面:

外來因素

主要有吸煙, 寒冷與潮濕的生活環境, 慢性損傷和感染。

內在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紊亂, 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調以及遺傳因素。 上述眾因素中, 主動或被動吸煙是參與本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環節。 病人中大多數有吸煙史, 煙鹼能使血管收縮, 煙草浸出液可致實驗動物的動脈發生炎性病變, 戒煙可使病情緩解, 再度吸煙病情常復發。 在病人的血清中有抗核抗體存在, 罹患動脈中發現免疫球蛋白及C3複合物,

因而免疫功能紊亂在本病的發病原因中的重要性, 已引起更多的關注。

3病理生理

本病的病理進展過程有如下特徵

(1)通常起始於動脈, 然後可累及靜脈, 一般由遠端向近端進展。

(2)病變呈節段性分佈, 兩段之間血管比較正常。

(3)活動期為血管全層非化膿性炎症, 有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淋巴細胞浸潤, 中性粒細胞浸潤較少, 偶見巨細胞;管腔被血栓堵塞。

(4)後期, 炎症消退, 血栓機化, 有新生毛細血管形成。 動脈周圍有廣泛纖維組織形成.常包埋靜脈和神經。

(5)雖然有側支迴圈逐漸建立, 但不足以代償, 因而神經、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現缺血性改變。 靜脈受累時的病理變化與動脈大體相同。

4症狀體征

本病起病隱匿,

進展緩慢, 常呈週期性發作, 經過較長時間後症狀逐漸明顯和加重。 主要臨床表現:

(1)患肢怕冷, 皮膚溫度降低。

(2)皮膚色澤蒼白, 或發紺。

(3)感覺異常。

(4)患肢疼痛, 早期起因於血管壁炎症及鄰近的末梢神經受到刺激, 以後因動脈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 即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

(5)長期慢性缺血導致組織營養障礙改變。

(6)患肢的遠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7)患肢在發病前或發病過程中出現反復發生的遊走性淺靜脈炎。

(8)患肢末端嚴重缺血.產生幹性壞疽, 脫落後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

臨床上按肢體缺血程度, 可分為三期: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 輕度間歇性跛行, 短暫休息後可緩解。 檢查發現患肢皮膚溫度稍低, 色澤較蒼白,

足背或脛後動脈搏動減弱, 可反復出現遊走性淺靜脈炎。 引起缺血的原因, 功能性因素(痙攣)大於器質性(閉塞)。

第二期 營養障礙期

上述症狀日益加重, 間歇性跛行距離愈來愈縮短, 直至出現持續性靜息痛, 夜間更劇烈。 患肢皮膚溫度顯著降低, 明顯蒼白, 或出現紫斑。 皮膚乾燥、無汗、趾(指)甲增厚變形, 小腿肌萎縮, 足背動脈和(或)脛後動脈搏動消失。 此期動脈病變已以器質性變化為主, 肢體依靠側支迴圈而保持存活。 作腰交感神經阻滯試驗, 仍可出現皮膚溫度升高, 但不能到達正常水準。

第三期 壞死期

症狀繼續加重, 患肢趾(指)端發黑、乾癟、壞疽、潰瘍形成。 疼痛劇烈且呈持續性, 迫使病人日夜屈膝撫足而坐, 或借助下垂肢體以減輕疼痛,

肢體伴有明顯腫脹。 病人因疼痛而不能入睡, 消瘦、貧血。 如果繼發感染後, 幹性壞疽變成濕性壞疽, 出現高熱、煩躁等全身毒血症症狀。 第三期中, 動脈完全閉塞, 側支迴圈所提供的血液不足以代償必需的血供, 壞死肢端不能存活。

5診斷檢查

臨床診斷一般並不困難。 診斷要點包括:

(1)大多數病人為青壯年男性, 多數有吸煙嗜好;

(2)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症狀;

(3)有遊走性淺靜脈炎病史;

(4)患肢足背動脈或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5)除吸煙外, 一般無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易致動脈硬化的因素。

下列檢查有助於確定診斷.觀察閉塞的部位、性質和程度。

一般檢查

(1)記錄跛行距離和跛行時間。

(2)皮膚溫度測定。

雙側肢體對應部位皮膚溫度相差2℃以上, 提示皮溫降低側有動脈血流減少。

(3)肢體抬高試驗(Buerger試驗)。 試驗陽性者, 提示患肢有嚴重供血不足。

(4)解張試驗。 作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滯麻醉, 然後在下肢同一位置, 對比阻滯前後的溫度變化。 阻滯麻醉後皮膚溫度升高愈明顯.動脈痙攣因素所占比重愈高。 如果沒有明顯改變, 說明病變動脈已處於嚴重狹窄或已完全閉塞。

特殊檢查

(1)肢體血流圖:電阻抗和光電血流儀顯示峰值降低, 降支下降速度減慢。 前者提示血流量減少, 後者說明流出道阻力增加, 其改變與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

(2)超聲多普勒檢查:應用多普勒聽診器, 根據動脈音的強弱, 判斷動脈血流的強弱。 超聲多普勒血流儀可以記錄動脈血流波形, 波形幅度降低或呈直線狀,表示動脈血流減少,或動脈已閉塞。同時還能作節段動脈壓測定,瞭解病變部位和缺血嚴重程度。 踝肱指數,即踝壓(踝部脛前或脛後動脈收縮壓)與同側肱動脈壓之比,正常值>1.0.如>0.5、

(3)動脈造影:可以明確患肢動脈阻塞的部位,程度,範圍及側支迴圈建立情況。患肢中小動脈多節段狹窄或閉塞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典型X線徵象。最常累及小腿的3支主幹動脈(脛前、脛後及脖動脈),或其中1—2支,後期可以波及膕動脈和股動脈。動脈滋養血管顯影,形如細彈簧狀,沿閉塞動脈延伸,是重要的側支動脈,也是本病的特殊徵象。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應與其他動脈缺血性疾病相鑒別,要點如下:

①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發病年齡較大,多數在45歲以上;常伴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病變常位於大、中動脈、x線檢查可顯示動脈壁有鈣化斑塊。

②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青年女性;活動期常有紅細胞沉降率增速.免疫球蛋白升高;動脈造影可見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開口處狹窄或阻塞。

③糖尿病足:由糖尿病造成的肢體壞疽,都有糖尿病史及其臨床表現,且有尿糖陽性,血糖升高等實驗室檢查的陽性發現。

6鑒別診斷

在本病診斷時,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以便和幾個疾病鑒別開來:

①間歇性跛行須與非血管性下肢疼痛造成的跛行(如神經源性跛行)區分開來。

②對於突發下肢發涼、麻木、靜息痛等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跛行病史是動脈血栓形成和動脈栓塞鑒別的主要依據。

③年齡和發病部位是本病與大動脈炎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鑒別要點,大動脈炎好發於年輕女性,主要侵犯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見於吸煙的青壯年男性,主要累及肢體的中、小動脈及靜脈。常併發血栓性靜脈炎,病程進展慢,無動脈壁鈣化,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④雷諾病(征):好發于青年女性,常因寒冷或情緒變化激發手指皮膚色澤的典型改變,多為雙側對稱性。少數患者可發生于下肢或四肢。非發作期,患指(趾)顏色正常。

7治療方案

處理原則應該著重於防止病變進展,改善和增進下肢血液迴圈。

一般療法

嚴禁吸煙、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但不應使用熱療,以免組織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狀。疼痛嚴重者,可用止痛劑及鎮靜劑,慎用易成癮的藥物,如呱替啶等。患肢應進行鍛煉,以利促使側支迴圈建立。如Buerger運動法:先平臥抬高患肢45°以上,維持1~2分鐘,再在床邊下垂2—3分鐘.然後放置水準位2分鐘.並作足部旋轉、伸屈活動,反復活動20分鐘.每天數次。

藥物治療

(1)中醫中藥: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治療:①陰寒型,多屬I期,宜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以陽和東加減。②血瘀型.多屬II期。宜活血化瘀.以活血通脈飲,血府逐瘀湯治療。③濕熱型或熱毒型,多屬Ⅲ期.以清熱利濕治之,常用四妙勇安東加減。④氣血兩虧型,多屬久病不愈,體質已虛者。以補氣養血輔以活血化瘀.常用顧步東加減。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動脈硬化性閉塞症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不良的影響造成的惡果,所以我們廣大的男性朋友們要少抽煙,最好做到不抽煙,對自己的身體的健康負責。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波形幅度降低或呈直線狀,表示動脈血流減少,或動脈已閉塞。同時還能作節段動脈壓測定,瞭解病變部位和缺血嚴重程度。 踝肱指數,即踝壓(踝部脛前或脛後動脈收縮壓)與同側肱動脈壓之比,正常值>1.0.如>0.5、

(3)動脈造影:可以明確患肢動脈阻塞的部位,程度,範圍及側支迴圈建立情況。患肢中小動脈多節段狹窄或閉塞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典型X線徵象。最常累及小腿的3支主幹動脈(脛前、脛後及脖動脈),或其中1—2支,後期可以波及膕動脈和股動脈。動脈滋養血管顯影,形如細彈簧狀,沿閉塞動脈延伸,是重要的側支動脈,也是本病的特殊徵象。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應與其他動脈缺血性疾病相鑒別,要點如下:

①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發病年齡較大,多數在45歲以上;常伴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病變常位於大、中動脈、x線檢查可顯示動脈壁有鈣化斑塊。

②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青年女性;活動期常有紅細胞沉降率增速.免疫球蛋白升高;動脈造影可見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開口處狹窄或阻塞。

③糖尿病足:由糖尿病造成的肢體壞疽,都有糖尿病史及其臨床表現,且有尿糖陽性,血糖升高等實驗室檢查的陽性發現。

6鑒別診斷

在本病診斷時,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以便和幾個疾病鑒別開來:

①間歇性跛行須與非血管性下肢疼痛造成的跛行(如神經源性跛行)區分開來。

②對於突發下肢發涼、麻木、靜息痛等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跛行病史是動脈血栓形成和動脈栓塞鑒別的主要依據。

③年齡和發病部位是本病與大動脈炎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鑒別要點,大動脈炎好發於年輕女性,主要侵犯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見於吸煙的青壯年男性,主要累及肢體的中、小動脈及靜脈。常併發血栓性靜脈炎,病程進展慢,無動脈壁鈣化,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④雷諾病(征):好發于青年女性,常因寒冷或情緒變化激發手指皮膚色澤的典型改變,多為雙側對稱性。少數患者可發生于下肢或四肢。非發作期,患指(趾)顏色正常。

7治療方案

處理原則應該著重於防止病變進展,改善和增進下肢血液迴圈。

一般療法

嚴禁吸煙、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但不應使用熱療,以免組織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狀。疼痛嚴重者,可用止痛劑及鎮靜劑,慎用易成癮的藥物,如呱替啶等。患肢應進行鍛煉,以利促使側支迴圈建立。如Buerger運動法:先平臥抬高患肢45°以上,維持1~2分鐘,再在床邊下垂2—3分鐘.然後放置水準位2分鐘.並作足部旋轉、伸屈活動,反復活動20分鐘.每天數次。

藥物治療

(1)中醫中藥: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治療:①陰寒型,多屬I期,宜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以陽和東加減。②血瘀型.多屬II期。宜活血化瘀.以活血通脈飲,血府逐瘀湯治療。③濕熱型或熱毒型,多屬Ⅲ期.以清熱利濕治之,常用四妙勇安東加減。④氣血兩虧型,多屬久病不愈,體質已虛者。以補氣養血輔以活血化瘀.常用顧步東加減。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動脈硬化性閉塞症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不良的影響造成的惡果,所以我們廣大的男性朋友們要少抽煙,最好做到不抽煙,對自己的身體的健康負責。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頸動脈硬化閉塞症什麼症狀 如何治療效果會更好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一般見於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症狀的有無和嚴重程度,受病變進展的速度、側支迴圈的多寡、個體的耐受力等多種因素影響。症狀一般由輕... [詳細答案]

  • 2回答

    小腿動脈硬化閉塞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您好,鑒於患者的情況,建議到醫院複查瞭解病情的回復情況,藥物治療方面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建議自行的用藥,以免引起危險。動脈硬化閉塞的一般表現就是腦力與體力衰退,觸診體表動脈如顳動脈、橈動脈、肱...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病因和表現症狀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與冠心病、腦梗死等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發生的部位不同。血管硬化一般是全身性的,冠心病、高血壓、腦梗死的病人80%以上合併有下肢動脈硬化,80%的動脈硬化病人都合併有心腦疾病。該... [詳細答案]

  • 3回答

    得了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怎樣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僅能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病程進展,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細胞組織修復通脈法可以從根本上治療下肢動脈閉塞症的發展。平時注意不要吸煙。香煙內所含的尼古丁,能... [詳細答案]

  • 2回答

    得了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怎樣治療效果好?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內科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僅能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病程進展,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的狹窄、閉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外科血管內膜剝脫、人工血管置換、旁路重建...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