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危害口腔健康的7大物質

病從口入, 人人皆知, 口腔是人體直接與外界接觸相通的器官, 口腔內還有牙齒這一特殊器官的存在, 這種因素的存在也會給我們人類的口腔內帶來很多不清潔的東西, 不妨由我慢慢道來。

1、細菌

口腔內的細菌數目比皮膚上的細菌還要多, 種類也相當複雜, 有致病菌, 也有非致病菌, 更有較多的條件致病菌。 很多實驗表明, 正常健康人的每一克牙垢中可以找出100億個細菌, 在每一毫升的普通唾液中可以找出奈瑟氏菌8萬個只多;另外每一克牙齦分泌物質中, 可以找出奈瑟氏菌8千億個。 口腔內細菌種類雖然很多,

但是最多的主要是鏈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桿菌。

2、牙菌斑

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總稱, 依照其所在的部位可以分成牙齦上菌斑和牙齦下菌斑。 牙菌斑是沒有礦化的細菌沉積物, 牢固的黏附於牙面和修復體的表面, 由粘性基質和嵌入其中的細菌組成, 其中基質的主要乘法粉是唾液粘蛋白和細菌的胞外聚合物。 除非通過口腔衛生措施, 將菌斑徹底清楚, 否則, 它將長期聚集在牙面並導致牙周疾病和齲病的發生。 每克濕重的菌斑中, 細菌數目可以達到2*1011個之多。 牙菌斑最容易在粗糙的牙面、牙齒的窩洞、牙齒咬合面、牙頸部以及假牙相鄰近的牙面等一些不容易清潔的區域形成。 菌斑附著在牙齒表面上,

肉眼是看不見的, 只有用顯示劑染色後才能夠看見。 菌斑明顯的特點是形成快、消除難, 是引起齲病和牙周病的只要原因。 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辦法是要認真刷牙和牙線的正確使用, 刷牙只能清除部分牙菌斑, 對牙齒相鄰近的面和擁擠錯位的牙齒還必須依賴於使用牙線。 刷牙最起碼要做到每日早晚各一次, 牙線每日使用一次即可。

3、牙垢

牙垢是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齦邊緣的垢汙, 呈現黃色或灰白色乳酪狀, 是由食物碎末、脫落的上皮細胞、唾液中的黏液素以及涎蛋白、脂類混合物組成。 它有臭味, 很容易清除, 是軟性沉積舞, 所以又稱為軟垢。 軟垢對牙齒的刺激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及細菌產物,

引起口臭、牙齦炎症, 通過漱口、刷牙都可以清除軟垢。

4、牙結石

牙結石不同於牙垢, 它附著於牙面、牙頸部、牙根部, 是已經鈣化的硬性沉積物。 按照其形成和附著的部位可以分為齦上結石和齦下結石。 齦上結石呈黃色, 但因飲茶、吸煙、食物、藥物而染色加深。 牙結石多沉積在下前牙和下頜磨牙的舌側, 上頜磨牙的頰側與一些錯位牙齒和不進行咀嚼功能的牙面上。 牙結石是引起牙齦炎症和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 一旦牙結石堆積在牙齒表面, 就應該及時去醫院讓醫生給您用一些特殊的器械清除下來, 依靠刷牙和漱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正常情況下, 沒隔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牙結石比較合適。

5、煙漬茶垢

長期吸煙及飲茶的人,

牙齒表面有很多褐色或黑色的煙漬茶垢沉積, 這些物質的沉積除了引起口腔異味、口臭以及對牙齦、牙周組織的刺激外, 還有礙美觀, 一口整潔白淨的牙齒有利於您的社會交際和日常工作的開展, 反映出您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6、食物殘渣

很多人的牙齒存在食物嵌塞的現象, 口腔內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被破壞, 咬合關係不正常、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齦萎縮、牙根暴露以及牙齒齲齒破壞等等, 都會導致一些粗纖維食物嵌塞於牙齒縫隙之間。 食物嵌塞如果不及時清除, 很容易發酵引起口腔異味和口臭的發生;加重牙齦以及牙周的炎症, 引起牙齦疼痛、腫脹症狀;嵌入齲齒窩洞中的食物被細菌分解後形成酸性物質,

加快加重齲齒的發展速度。

7、殘根、殘冠

因為齲病或其他原因促使牙冠大部分破壞或全部喪失, 在口腔內只留下部分的牙冠或牙根, 這樣的殘冠、殘根長期存在於口腔內, 會引起局部尤其是牙根尖部分的組織發炎;此外, 還會導致食物殘渣碎屑在殘根殘冠之間的嵌塞和堆積, 引起口臭和牙齦發炎;殘留的牙冠牙根還可以做為一種人體病灶, 對遠端的習慣比如心臟、腎臟、眼睛形成損害, 因為這些器官組織的致病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對於這一些沒有功能又沒有保留價值的殘餘牙冠牙根應該及時的就診拔除。

口腔清潔不徹底, 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齲齒、口臭牙齦炎、牙周炎症自不用說, 道理大家也明白;口腔不潔還有可能加大引發心臟病、腎臟疾病、眼疾、關節病、中風、糖尿病、胃潰瘍、肺炎的風險性;有條件的話每隔半年左右到醫院做一次口腔情況的徹底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治療,從而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做到早晚刷牙、刷好牙、飯後漱口,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宋代《直指方》曰:“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告戒人們若要維護人體健康,首先就要保持口腔的功能正常,足見古人對口腔衛生保健極為重視。東漢《金丹全書》雲:“凡一日飲食之毒,積於齒縫,當於每夜刷洗,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今人漱齒,每以早晨,是倒置也,晨漱不如夜漱,此善於養齒者,今觀智者每于飯後必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斯存養之功可見矣。”古語“晨嚼齒木、青鹽刷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晚唐時期,楊柳枝浸泡水裡,用時牙齒咬開楊柳枝,露出楊柳纖維,細若木梳,蘸青鹽刷牙,就是這個道理。古人就有保護牙齒、愛護口腔的習慣,更何況現代人呢!

道理大家也明白;口腔不潔還有可能加大引發心臟病、腎臟疾病、眼疾、關節病、中風、糖尿病、胃潰瘍、肺炎的風險性;有條件的話每隔半年左右到醫院做一次口腔情況的徹底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治療,從而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做到早晚刷牙、刷好牙、飯後漱口,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宋代《直指方》曰:“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告戒人們若要維護人體健康,首先就要保持口腔的功能正常,足見古人對口腔衛生保健極為重視。東漢《金丹全書》雲:“凡一日飲食之毒,積於齒縫,當於每夜刷洗,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今人漱齒,每以早晨,是倒置也,晨漱不如夜漱,此善於養齒者,今觀智者每于飯後必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斯存養之功可見矣。”古語“晨嚼齒木、青鹽刷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晚唐時期,楊柳枝浸泡水裡,用時牙齒咬開楊柳枝,露出楊柳纖維,細若木梳,蘸青鹽刷牙,就是這個道理。古人就有保護牙齒、愛護口腔的習慣,更何況現代人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