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沖出朋友圈的“圍城” 真情回歸最重要

沉溺于朋友圈, 可謂本末倒置。 虛擬的終歸是虛擬的, 只是真實生活的點綴, 回歸現實, 溝通才能有深度與真度。

逃離虛擬“朋友圈”

路上、單位、家裡, 無論走到哪兒, 都能遇上刷朋友圈一族:有的隨時隨地刷“好友狀態”, 不時點個贊, 表明“朕已閱”;有的隨時隨地“更新狀態”, 時時報備個人行蹤, 成了名副其實的“狀態帝”。

不過,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該不該戒掉朋友圈, 起因是某個在朋友圈很活躍的人, 突然宣佈關掉朋友圈, 宣稱不想再被綁架了。 朋友圈由原本的生活即時報, 逐漸轉向被各種海外代購、心靈雞湯、養生秘笈、八卦流言所佔據,

終於有人高聲大喊:“夠了!”

圈子文化, 讓朋友圈得以興盛。 朋友發佈狀態後, 能看到的留言都是“圈內人”的, 它幫你篩選了資訊, 分享朋友之間的生活點滴和喜怒哀樂。 朋友圈的存在讓此時的我可以知道“彼時彼刻”你的心情。 用碎片化的時間溝通, 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 不能不說很贊。

但是, 隨著微信的普及, 朋友圈開始去私密化。 玩微信成了一種“現象”, 趕潮流者頗多, 認識陌生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掃一掃”, 父母親友全在微信上……微信好友越來越多, 朋友圈裡的陌生人也越來越多, 刷出的真實內容越來越少, 想說的話也越來越少。 很多年輕人有這樣的顧慮:“我發這個, 爸媽、領導看了, 會怎麼想?”

說到底, 圈子文化被破壞了,

失去了歸屬感和私密性, 逃離朋友圈成了一些人的選擇。

朋友圈的問題, 一直都存在。 當“繁華”被看盡, 更多的人或選擇成為“僵屍”, 或另開小號, 或徹底逃離。 實際上, 這也是一種理性的回歸。 沉溺于朋友圈, 可謂本末倒置。 虛擬的終歸是虛擬的, 只是真實生活的點綴, 回歸現實, 溝通才能有深度與真度。

凡事過猶不及。 那些看到紅點就控制不住的“朋友圈控”們, 如果不想被資訊綁架, 徹底關閉, 倒不失為一種解脫。 要知道, 朋友圈只是一個朋友交流的平臺, 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刷狀態或表存在, 為何不經常和朋友見見或者打電話問候?相較而言, 直接交流、回歸生活, 才能培養出扎實的真感情。 用最樸實的手段, 表達最真摯的情誼,

遠比高科技的問候更讓人溫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