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催眠術真的有用嗎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催眠治療?

對於催眠, 我們平時最多的就是看書或者聽歌, 但是不要過於迷信依賴催眠, 催眠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手段, 它不是所有人都合適的療法, 催眠療法也有適用的人群和不適用的人群, 接下來我們來全新認識一下催眠療法吧。

專家介紹, 催眠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 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 將病人導入到一種特殊意識狀態, 即催眠狀態。 在此狀態下, 病人的暗示性增強, 催眠治療師將不斷地暗示, 讓病人體驗到一系列的變化。 而這些變化涉及感知覺、認知和行為等方面, 通過這些變化可使病人達到減輕或消除症狀的作用,

醫學術語稱之為“催眠術”, “舉例來說, 作為一種治療手段, 催眠在治療強迫症及患者在並未發生器質性病變的前提下總感覺某些部位的疼痛時, 通過暗示消除症狀是比較簡單的, 但就消除產生這些症狀的心理動力來說, 這完全是一個心理治療的過程。 ”但催眠術將人催眠並非一定是為了心理治療, 也有一些催眠術被用作舞臺表演等, 這樣的催眠術與臨床中的催眠治療在方法、途徑等方面均存在區別。

對於有些機構宣稱的催眠可以尋找前世今生的說法, 潘成英表示, 無論是在世界範圍內還是在國內, 這種說法都屬於非主流觀點。

催眠成部分人“秘密武器”

根據福布斯中文網報導, 催眠已經成為很多富有人群的秘密武器,

有很多名人——首席執行官和生產企業主管都使用催眠法。 “佐治亞州薩凡納的催眠大師steve G.Jone博士介紹說, 他對高管、演員、董事和企業家的收費為每兩小時療程25, 000美元, ”“這是很多非常成功、非常富有的人物的秘密武器。 ”

其實不僅僅是在富有人群中, 催眠離普通人群也並不遙遠, 網路中各種催眠音樂、催眠軟體、所謂的自我催眠教程等多種多樣, 一般都宣稱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及治療某些疾病等, 更有甚者宣稱可以尋找前世今生。

並非每個人都能被催眠, 需進行感受性測試

至於是否所有人都能夠被催眠, 潘成英解釋,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 能否容易被催眠, 與個人接受暗示的敏感度有關。

患者進行催眠前需進行催眠感受性測試, 其中包括十項內容的測試, 根據患者的表現進行評分, 評分結果可以作為一種提示, 如果得分低於4分, 意味著催眠感受度低, 不易進入催眠狀態, 5-7分為中度感受, 8分以上為高暗示性, 得分越高, 意味著人們相對更容易接受暗示從而被催眠。 “但這個評分結果也不是絕對性的, 我也碰到過評分低於4分的患者被成功催眠的情況。 ”另外, 即便患者曾經接受過催眠治療, 再次接受治療前, 也應進行感受度評估。

偏執型人格障礙等不適合催眠治療

潘成英告訴新京報記者, 催眠治療本身也有適應症與禁忌症, 其中, 催眠治療對成人適應症主要包括癔症、各種神經症(焦慮障礙、恐怖障礙、強迫障礙、軀體形式障礙)、惡劣心境、應激性障礙、睡眠障礙及進食障礙、衝動控制障礙、某些心身疾病等,

對兒童青少年適應症主要包括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行為障礙(如焦慮、抑鬱、厭學、咬指甲、遺尿、學習困難、遺忘等)。 有些情況並不適合催眠治療, 包括精神病急性期、偏執性人格障礙、具有明顯精神病性症狀(如幻覺、妄想、嚴重抑鬱症、腦器質與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等)、過度興奮、不合作的患者等。 潘成英告訴記者, 目前催眠治療物件多為疑難雜症及患病時間長、經藥物和其他心理治療效果差的患者。

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通過催眠進行心理疾病的治療, 需要由專業醫生來進行, 自己不要私自嘗試。 而且在進行治療期間,

多與醫生溝通, 瞭解自己的病情, 以及催眠對於自己健康恢復起到的作用。

現代都市的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看重精神生活, 催眠療法其實還是需要注意平時消除身心疲勞, 改善睡眠, 提高休息治療, 調整心態, 奇跡就在等著我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