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 科技日新月異不在話下, 從而衍生出的電子通訊產品更是層出不窮, 讓人們的生活不僅便利, 溝通方式更是多種多樣。 但是, 人們長期處於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下, 反而漸漸得上了“社交恐懼症”。 究竟“社交恐懼症”是什麼?它對人們的生活或健康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又應該怎麼去預防這種心理疾病呢?
何為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俗稱“見人恐怖症”, 是恐怖症中最常見的一種, 約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
社交恐懼症的症狀表現
1、人際交往恐懼症:
這是較為典型和嚴重的一種恐懼症, 患者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恐懼發作, 沒有來由的恐懼不安, 焦慮症狀嚴重, 甚至四肢發軟、暈厥休克等, 嚴重的情況下不願與任何人接觸, 產生很嚴重的自閉傾向, 消極抑鬱, 不想出門, 學習和工作無法在正常的環境裡繼續。
2、被瞭解恐懼症:
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想法或內心世界,
3、視線恐懼症:
在兩兩交流情境下, 對方的實現讓自己緊張局促, 不敢看對方的眼睛, 總是想盡辦法躲躲閃閃, 不想與對方實現接觸, 只要與對方對視便會不可抑制的內心緊張, 呼吸紊亂, 肢體顫抖, 即所謂的恐懼症發作, 例如害怕老師的目光;外出時儘量避開人流密集的地方,
4、出醜恐懼症:
害怕自己的行為遭到別人的嘲笑, 生怕自己與可笑、愚蠢、滑稽、粗魯等不雅的舉動產生關聯, 同樣害怕說錯話, 或語言表達不到位, 行為表現不合理, 衣著邋遢不得體, 影響別人對於自己的感官, 形象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