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一生下來就會哭, 並且在之後的生活中, 人們也常用哭泣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有的因悲傷啜泣, 有的因喜極而泣。 不過最近心理專家表示, 很輕易就會哭泣的人, 往往具有憂鬱氣質, 應注意心理健康防護。
雖說哭泣是宣洩內心情感的有效方式, 不過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和荷蘭蒂爾堡大學心理學家進行的研究發現, 1/3的人痛哭過後情緒沒有緩解, 1/10的人痛哭之後反而情緒更惡劣。 如果哭泣時間過長, 則患上焦慮、躁狂、抑鬱和其他心境障礙的風險相對較高, 也易讓心理進入疲勞期。 因此, 專家建議,
另一方面, 有些抑鬱症患者受病情控制, 也經常哭泣。 因此如果發現有人情緒持續兩周沮喪低迷, 常暗自垂淚, 就要提高警惕。
人有七情, 哭泣是表情的重要手段, 然而若是不加節制的哭泣, 不僅對視力不好, 也會給心理健康留下陰影, 從而誘發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