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脫垂程度, 分部分性和完全性兩種。
(一)部分脫垂(不完全脫垂)
脫出部僅為直腸下端粘膜, 故又稱粘膜脫垂。 脫出長度為2~3cm, 一般不超過7cm, 粘膜皺壁呈放射狀, 脫垂部為兩層粘膜組成。 脫垂的粘膜和肛門之間無溝狀隙。
(二)完全脫垂
為直腸的全層脫出, 嚴重者直腸、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門外。 脫出長度常超過10cm, 甚至20cm, 呈寶塔形、粘膜皺壁呈環狀排列, 脫垂部為兩層折疊的腸壁組成, 觸之較厚, 兩層腸壁間有腹膜間隙。
發病緩慢。 早期僅在排糞時有腫塊自肛門脫出, 便後可自行縮回。 隨著病情的發展, 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約肌缺乏收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