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懷牛膝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懷牛膝為深根性植物, 選地勢高、水位低、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每畝施入細碎農家肥3 000公斤, 餅肥100公斤, 深翻1米左右, 並於播種前灌水塌實, 淺耕細耙, 平整作畦, 畦寬1-2米, 畦長視地勢而定。

二、種植方法

懷牛膝採用種子繁殖。 1.育種 選擇根粗大上下均勻, 側根少, 無病蟲害的植株, 從莖基12釐米處剪斷, 下部入藥, 上部留作種栽, 也稱“牛膝苔”。 將種栽埋於室內沙土中或貯藏窖內, 於第2年蟄、春分間, 按行距75釐米, 株距60釐米穴栽, 每穴3株, 成三角形。 立秋後收穫, 打下種子, 叫“秋子”, 品質好, 發芽率高。 2.播種 為了使種子發芽早、發芽率高,

先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24小時, 撈出, 放籮內或篩內稍晾, 使其鬆散, 於初伏播種。 撒播:將種子拌入適量細土, 均勻撒入整好的畦內, 輕耙一遍, 使種子混入土中, 再用腳輕踩一遍, 保持土壤濕潤, 4-5天出苗。 每畝需種子0.75-1公斤。 條播:在整好的畦內, 按行距30釐米開淺溝, 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 覆土以蓋上種子為度, 5-7天出苗。 每畝需種子0.5-0.75公斤。

三、田間管理

1、間苗、除草 當苗高6釐米時, 間苗1次, 以後隨苗生長情況, 再間苗1-2次, 苗高18-21釐米時, 按株行距15釐米定苗, 間苗同時, 再鬆土除草。

2、追肥 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12.5公斤, 硫酸銨8公斤或人糞尿1 000公斤, 隨水沖入畦中。 施肥後輕鋤1遍, 如生長過於旺盛, 應及時打頂, 以免影響根部生長, 苗高30釐米時,

葉片呈黃色, 再施人糞尿或氮肥, 以保證根部正常生長。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 葉斑病:由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引起, 危害葉部。 多發生在夏季多雨季節, 受害葉片產生黃褐色病斑, 嚴重時整個葉變成灰褐色, 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收穫後清田, 集中處理病殘株。 發病初期, 噴灑1∶1∶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500倍液, 每10-15天噴灑1次, 連續噴2-3次。 根腐病:由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引起, 發病後, 地下根部呈褐色水漬狀腐爛, 地上部分枯死。 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和低窪積水處。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 高畦種植, 雨季注意排水, 整地時每畝用50%多菌靈1公斤處理土壤;拔除病株或用石灰消毒病穴, 亦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區。 2.蟲害 銀紋夜蛾:幼蟲危害植株,

咬食葉片成孔洞或缺刻狀。 防治方法:人工捕殺幼蟲, 或用90%敵百蟲1 000-1 500倍液噴殺或加40%樂果2 000倍液噴殺。 紅蜘蛛:6-10月發生危害, 乾旱時危害嚴重。 成蟲在葉背面吸取汁液, 葉片乾枯脫落。 防治方法:清除雜草, 消滅越冬害蟲, 在發生時用25%殺蟲脒水劑500倍液噴殺, 用40%樂果1 000-1 500倍液噴殺。

五、採收及加工

1、採收 一般于小雪至冬至期間採收為宜, 採挖的牛膝質堅、色白、產量高。 採挖時, 從畦的一端開溝, 依次進行。 溝的深淺視根部的長短而定, 採挖時要做到輕、慢、細, 以免損傷根部, 保持根部完整。

2、加工 將鮮牛膝去淨泥土和雜質, 曬乾, 或捆把掛在曬架上晾曬;掛時要枯莖朝上, 根條朝下, 使其乾燥。 如遇陰雨、雪天, 可掛室內烘乾, 即為毛牛膝。 乾燥後的毛牛膝切去蘆頭,

按原把捆好, 熏條兩次。 第1次將混把牛膝在缸內洗淨泥土, 放入焙內, 蓋嚴, 用硫磺熏, 每50公斤牛膝用硫磺1公斤左右, 8小時取出, 打開捆把, 按長短、粗細不同挑選, 分出頭把、二把、平條和牛膝肉不同等級, 打去小叉及毛尖, 再熏第2次, 方法同第1次, 熏6小時時取出, 按不同等級分成小把, 用細紅繩將上端捆牢。 捆把時做到把圓, 整齊, 防止抽溝、抽條、頭尾顛倒。 捆好把後, 用刀將上端蘆頭削圓、削齊, 分級擺開晾曬, 至把心幹透為止。 曬乾後的牛膝把子, 上垛悶堆10天左右, 悶好後, 再分等級裝箱。 裝箱時有8種情況不裝, 即混等級不裝、悶不好不裝、碎條不裝、殘條不裝、凍條不裝、黴變不裝、油條不裝、散把不裝。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