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又名廣豆根、南豆根、苦豆根。 載《開寶本草》。 系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根及根莖。 秋季採挖, 除去地上莖葉, 洗淨泥土, 乾燥。
【炮製方法】《本草品匯精要》:“刮去皮銼用。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及殘莖, 大小個分開, 浸泡至六七成透時, 撈出, 悶潤至透, 切薄片, 乾燥。
【飲片性狀】呈類圓或或不規則的薄片。 周邊棕色或棕褐色, 有皺紋, 有的可見橫向突起的皮孔。 切面皮郵沒棕黃色, 木部淡黃色, 有棕色環紋, 質堅硬。 有豆腥氣。 味極苦。
【炮製作用】性味苦, 寒;有毒。 歸肺、胃經。 具有清熱解毒, 消腫利咽的功能。 洗淨切片, 除去雜質,
【炮製研究】山豆根切制始載於明代《本草品匯精要》。 近代仍採用淨制後切片生用的炮製方法。 山豆根中有效成分為生物鹼, 遇熱後活性降低。 因而在炮製過程中儘量減少熱處理過程, 並以生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