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中醫診斷各型雖各有不同, 但它們有著共同的主症, 即鬱鬱寡歡, 倦怠乏力, 不寐多夢, 健忘, 神思恍惚。 或心悸膽怯, 或不喜房事, 或時欲自殺。
肝鬱氣滯
諸多醫家認為抑鬱症主要為肝鬱氣滯所致, 其主要證候為情緒低落, 鬱鬱寡歡, 胸脅脹痛, 痛無定處, 脘悶噯氣, 腹脹納呆, 女子月事不行, 舌苔薄膩, 脈弦。 如肝鬱化火則可見煩悶易怒, 口幹口苦, 或目赤耳鳴, 或吞酸嘈雜, 便秘, 舌紅苔黃, 脈弦數。
痰濕鬱結
其主要證候為情緒低落, 胸悶不舒, 納呆食少, 思維遲鈍, 舌淡, 苔厚或滑膩, 脈濡或滑。
心脾兩虛
心脾兩虛的主要證候有情緒低落,
肝腎不足
肝腎不足的主要證候有情緒低落, 思維遲鈍、頭暈耳鳴, 腰膝酸軟, 舌質紅苔少, 脈弦細無力等。
血行鬱滯
其主要證候有精神抑鬱, 性情急躁, 頭疼, 失眠, 健忘, 或胸脅疼痛, 或身體某部位有發冷發熱感, 舌質紫暗, 或有瘀點、瘀斑, 脈弦或澀。
肝鬱脾虛
其主要證候為精神抑鬱, 胸部悶塞, 脅肋脹滿, 思慮過度, 多疑善憂, 善太息, 納呆, 消瘦, 稍事活動便覺倦怠, 脘痞噯氣, 月經不調, 大便時幹時溏。 或咽中不適如有異物, 舌苔薄白, 脈弦細, 或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