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厥陰病白頭翁湯證

《傷寒論》原文︰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白頭翁二兩, 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一升, 不愈更服一升。

《醫宗金鑒》注曰︰三陰俱有下利證, 自利不渴屬太陰, 自利渴屬少陰。 惟厥陰下利, 屬寒者厥而不渴, 下利清穀;屬熱者消渴, 下利後重, 便利膿血。 此熱利下重, 乃鬱熱奔逼廣腸、魄門重滯難出。 初痢用此法以寒治熱, 久痢則宜用烏梅丸, 隨所利而從治之, 調其氣使之平也。

白頭翁湯所主之熱利下重, 當自少陰傳來, 不然則為伏氣化熱竄入厥陰, 其證雖熱, 而仍非外感大實之熱,

故白頭翁湯可以勝任。 乃有病在陽明之時, 其病一半入府, 一半由經而傳于少陽, 即由少陽入厥陰而為腑髒之相傳。 則在厥陰者既可成厥陰熱利之下重, 而陽明府中稽留之熱, 更與之相助而為虐, 此非但用白頭翁湯所能勝任矣。 愚遇此等證, 恒將白頭翁、秦皮加于白虎加人參湯中, 則莫不隨手奏效也。

曾治一中年婦人, 于孟春感冒風寒, 四、五日間延為延醫。 其左脈弦而有力, 右脈洪而有力, 舌苔白而微黃, 心中熱而且渴, 下利膿血相雜, 裡急後重, 一晝夜二十餘次, 即其左右之脈象論之, 斷為陽明、厥陰合併病。 有一醫者在座, 疑而問曰︰凡病涉厥陰, 手足多厥逆, 此證則手足甚溫何也?答曰︰此其所以與陽明並病也, 陽明主肌肉,

陽明府中有熱, 是以周身皆熱, 而四肢之厥逆, 自不能於周身皆熱時外現也。 況厥陰之病, 即非雜以陽明, 亦未必四肢皆厥逆乎?醫者深韙愚言, 與病家皆求速為疏方, 遂為立方如下︰

生石膏(三兩搗細)生杭芍(八錢)生懷山藥(八錢)野台參(四兩)白頭翁(八錢)秦皮(六錢)天花粉(八錢)甘草(三錢)

上藥八味, 共煎三盅, 分三次溫飲下。

方中之義, 是合白虎加人參湯與白頭翁湯為一方, 而又因證加他藥也。 白虎湯中無知母者, 方中芍藥可代知母也。 蓋芍藥既能若知母之退熱滋陰, 而又善治下利者之後重也。 無粳米者, 方中生山藥可代粳米也, 蓋山藥汁漿濃郁, 既可代粳米和胃, 而其溫補之性, 又能助人參固下也, 至於白頭翁湯中無黃連、黃柏者,

因與白虎湯並用, 有石膏之寒涼, 可省去連、柏也。 又外加天花粉者, 因其病兼渴, 天花粉偕同人參最善生津止渴。 將此藥三次服完, 諸病皆減三分之二。 再診其脈仍有實熱未清, 遂于原方中加滑石五錢, 利其小便, 正所以止其大便, 俾仍如從前煎服, 於服湯藥之外, 又用鮮白茅根半斤煎湯當茶, 病遂全愈。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