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神經衰弱的中醫治療方法

神經衰弱多因患者長期受有精神創傷或突然受到某種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種神經官能性疾病, 主要症狀為失眠、心悸、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頭昏痛、易煩躁、食欲不振等。 常用的臨床有效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沙參、玉竹各15克, 粳米60克。 將沙參、玉竹用布包好煎湯, 去渣、人粳米煮粥食, 每天1次, 連服數天。

本方滋陰清熱, 寧心安神, 適用于陰虛火旺所致的神經衰弱。

[方二]

枸杞30克, 大棗10枚, 雞蛋2個。 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同煮, 蛋熟後去殼再共煎片刻, 吃蛋喝湯, 每天1次, 連服數天。

木方滋腎養肝, 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神經衰弱。

[方三]

棗仁10克, 黃花菜20根。 將棗、菜炒至半熟, 搗碎研成細末, 睡前1次服完。

本方疏肝健脾, 寧心安神, 適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神經衰弱。

[方四]

瘦豬肉250克, 蓮子、百合各30克。 共放砂鍋內加水煮湯, 調味服食, 每天1次, 連服數天。

本方健脾養心, 寧志安神, 適用於心脾虧虛所致神經衰弱。

[方五]

粳米、核桃肉各50克。 將粳米加水800毫升, 煮成稀粥後, 桃仁去皮搗爛, 加入稀粥, 再用小火煮數滾, 見粥稠表面有油為度, 溫熱服食, 早晚各1次, 連服數天。

本方補腎助陽, 寧心安神, 適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神經衰弱。

[方六]

丹皮6克, 焦山梔9克, 柴胡6克, 白芍、當歸、茯神各9克, 炙甘草3克, 生牡蠣1 5克, 鈞藤12克, 佛手片、酸棗仁各9克, 遠志6克。 水煎服, 日1劑, 分2次服。

本方疏肝理氣,

涼肝寧心, 對神經衰弱有一定療效。

[方七]

枸杞子12克, 菊花9克, 大生地12克, 山萸肉9克, 丹皮6克, 茯神9克, 丹參15克, 麥冬、酸棗仁各9克, 制首烏、龜板各15克。 日1劑, 水煎服, 早晚服。

本方滋陰降火, 平肝潛陽, 寧神定志, 適用于陰虛陽亢所致的神經衰弱。

[方八]

黨參12克, 白術9克, 生黃芪15克, 茯神9克, 炙甘草3克, 當歸9克, 遠志6克, 酸棗仁9克, 廣木香6克, 熟地12克, 五味子4.5克。 水煎服, 日1劑, 早晚服。

本方補益心脾, 調養氣血, 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神經衰弱。

[方九]

附子4.5克, 肉桂粉3克分沖, 山萸肉9克, 淮山藥15克, 仙靈脾、巴戟天各12克, 制首烏15克, 柏子仁12克, 女貞子、生龍骨各15克。 水煎服, 日1劑, 早晚服。

本方溫陽、補腎、填精, 適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神經衰弱。

[方十]

百合24克, 青龍齒9克, 生龍骨11克, 琥珀粉3克(分沖),

炙甘草6克, 淮小麥15克, 紅棗5枚。 水煎服, 日1劑, 2次服。

本方適用於神經衰弱。

[方十一]

制黃精、生玉竹各30克, 川芎3克, 決明子9克, 制首烏、鉤藤、女貞子、旱蓮草各30克, 鮮馬尾松葉60克。 水煎服, 日1劑, 早晚服。

本方適用於神經衰弱。

[方十二]

玫瑰花4.5克, 滁菊花、佛花、合歡花、厚樸花各9克, 生白芍12克, 炙甘草3克。 水煎服, 日1劑, 分2次服。

本方適用于神經衰弱初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