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喝雞湯之前,還是要先找到心靈

其實“心靈雞湯”是個非常貼切的詞彙, 它是有營養的, 但卻是稀的, 你也不能一直靠著雞湯生活。 那些心靈雞湯不過是在我們迷失的時候給了我們最簡單的實用主義指點。

微信上不小心加一主兒, 每天都會轉發好幾屏的心靈雞湯, 諸如“說給自己的十句話”, “人生的十二把金鑰匙”“忍是一種智慧”等等。 總之, 幾乎每次打開微信, 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心靈雞湯等著你。 這時, 我就特別想給他來幾句蕭沆的話, 比如這句:“活著的意思是相信與希望——也就是撒謊和對自己撒謊。 ”再比如這句:“生存的真實, 就於它的潰敗之中”。

或者這句:“我們被死死釘在自己身上, 沒有能力走出天生的絕望早已寫定的道路。 ”抑或這句:“人既然只有一副身軀和一個靈魂, 前者太過沉重, 後者太過陰晦, 又怎麼能夠再承受更多的重量與幽暗呢?”

說白了, 心靈雞湯的價值就在於讓人認識到生活的意義, 以及如何積極的去生活。 當然這種認識並非哲學層面, 只是世俗意義上的, 或者僅止於簡單的實用主義。 “十句話”, “十二把金鑰匙”怎麼可能涵蓋繁雜的人生意義?不過這件事本身似乎就隱含了某種問題, 是不是因為很多人已經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所以才需要經別人的指點;同樣, 是不是因為人們不知道該如何積極的去生活, 才需要經別人的引領, 得以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

心靈都沒有了, 還喝雞湯幹嘛?

更何況現在的雞湯大都是用一塊錢一包的“濃湯寶”沖泡而成, 並非用老母雞燉了幾個小時熬制的。 味道雖然不錯, 添加劑卻太多, 營養也未必全面, 說不定還有砷汞鉛。 結果雞湯裡的詞語, 經過幾次轉發, 就如同大街上看板上的文字一樣, 空洞無物, 看過之後, 徒留空白。 正如蕭沆所言:“每一個詞, 若是脫離了肥沃的擴張性靈魂, 便必定變得空洞而毫無意義。 ”

再一次提到了蕭沆, 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相當陌生的名字。 其實, 這個名字原本應該和薩特、福柯、海德格爾等幾位哲學家一樣的輝煌。 蕭沆出生于羅馬尼亞, 求學於法國, 一生籍籍無名, 六十多歲才逐漸為人所知, 古稀之年才算聲名鵲起。

在哲學思想上, 深受尼采和叔本華的影響, 核心可歸結為兩個詞——“懷疑”和“虛無”。 與其他哲學家不同的是, 蕭沆的哲學思想並不成體系, 或許正因為如此, 他沒有同時代的那些自成體系的哲學家如薩特、海德格爾等人出名。

之所以不為自己的哲學思想建立體系, 是跟蕭沆的哲學理念相一致, 蕭沆一直對“理性”持懷疑態度。 在《解體概要》一書裡(這是目前國內出版的唯一一本蕭沆的著作), 蕭沆在多篇文章中都對理性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一個由概念支撐的世界觀, 並不比另一個從眼淚中冒出來的更具合法性:論據或是歎息, 乃是同樣具有說服力又同樣沒有意義的方式。 ”“願仁慈的命運讓我們免受理性的折磨!只要理智還關注心靈的顫動,

只要它還無法失去那份依賴, 就沒有任何出路!”最終, 蕭沆追隨十七世紀流行於法國的“格言體”的寫作方式, 以“文字碎片”來呈現自己的哲學思想, 碎片能夠同時呈現思想的多個面向, 是一種直接的經驗。 這樣就避免了為迎合思想的“系統性”, 而刪除與系統無關的思想片段。

對理性的懷疑, 直接導致了蕭沆思想中負能量成分的急劇增多。 他對世間所有正能量讚頌的東西進行了懷疑, 而對世間所有正能量鄙視的東西進行了毫無保留的讚頌。 蕭沆讚頌魔鬼:“我回顧一切時代, 追尋一個真正的孤獨者的時候, 在其中所能找到而且令我羡慕的, 只有魔鬼……理性要驅逐他而心靈卻要哀求於他,

這謊言的精神、黑暗王子、魔鬼、這敵人——我如此念叨著這些令他的孤獨枯萎的名字, 對我來說是一件多麼甜美的事情啊!”蕭沆讚頌無所事事:“無所事事的人比忙忙碌碌的更能領會事物, 並且更深刻:因為沒有任何俗務會限制他們的視野, 生在一個永恆的星期天, 他們會看——還會看自己看。 慵懶是一種生理的懷疑主義, 是軀體的疑問。 ” 蕭沆讚頌缺陷:“個體的缺陷決定了一種文明的精緻與靈活程度。 稀少的感覺會帶人走向精神並激發其活力:迷失的天性其實跟野蠻是完全背道而馳。 ”在對一切進行懷疑的後, 蕭沆必然讚美虛無:“人能夠循序入門的只有虛無——與身為活人的可笑。 ”

《解體概要》中出現的這些格言, 看起來也頗像一碗碗心靈雞湯,其實不然,這裡只有心靈,沒有雞湯。因為裡面滿滿的全是負能量。因此,蕭沆是一名真正的負能量理論家。他對理性、信仰、道德、宗教、人性、存在、意義等人類一切正能量的詆毀與嘲笑,尤其是對人性中虛偽的深惡痛絕,讓人感覺他似乎是一個異類,一個天外之人,因為沒有一種生物能對同類厭惡到如此地步。畢竟,身為同類,他所厭惡的那些東西在他自己身上也應該存在。在一篇名為《天犬》的文章中,蕭沆對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的評價,或許也適合他自己:“人是他思考和蔑視的唯一物件。因為他沒有被任何一種道德、任何一種形上學所篡改,所以他專心致志,要把人脫個精光,讓我們看到一個比任何鬧喜劇,或任何末世論所描繪的都更為赤裸、更為邪惡的人。”

懷疑和虛無,註定了蕭沆的思想並非“快樂的”,同樣,要得到這種思想,必定要經歷一番痛苦,“在情感的無動於衷裡,思想被勾畫著;然而,沒有一個能夠成形:得有哀傷才能為它們的綻放提供一種氣候。”只有痛苦才能造就思想,這是蕭沆一貫的主張。所以,蕭沆如果活到現在,看到網路上轉發的那麼多心靈雞湯,他一定會嗤之以鼻的說:“誰的生存若不是一場既猛烈又模糊的痛,就永遠也無法進駐問題當中,亦不能瞭解其危險。”其實,蕭沆不僅是負能量的理論家,也是負能量的實踐家,他的思想並非形而上學的理念,而是一種苦行僧式的修行。蕭沆一生,為人低調,遠離媒體,拒領獎賞。他認為,功成名就是最慘烈的懲罰。他是以自己的生活來實踐他的哲學思想,知行合一。

對於喝慣了心靈雞湯的現代人而言,要接受蕭沆也是一種挑戰。薄薄的一本《解體概要》,我看了兩個多月,裡面每篇文章雖然只有千字左右,思想的重量卻不亞於一本大部頭的書。格言體的風格以及思想的隱晦,使得書中警句不斷,每每醍醐灌頂,旋而又不知所措。

儘管如此,在喝雞湯之前,還是要先找到心靈。

看起來也頗像一碗碗心靈雞湯,其實不然,這裡只有心靈,沒有雞湯。因為裡面滿滿的全是負能量。因此,蕭沆是一名真正的負能量理論家。他對理性、信仰、道德、宗教、人性、存在、意義等人類一切正能量的詆毀與嘲笑,尤其是對人性中虛偽的深惡痛絕,讓人感覺他似乎是一個異類,一個天外之人,因為沒有一種生物能對同類厭惡到如此地步。畢竟,身為同類,他所厭惡的那些東西在他自己身上也應該存在。在一篇名為《天犬》的文章中,蕭沆對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的評價,或許也適合他自己:“人是他思考和蔑視的唯一物件。因為他沒有被任何一種道德、任何一種形上學所篡改,所以他專心致志,要把人脫個精光,讓我們看到一個比任何鬧喜劇,或任何末世論所描繪的都更為赤裸、更為邪惡的人。”

懷疑和虛無,註定了蕭沆的思想並非“快樂的”,同樣,要得到這種思想,必定要經歷一番痛苦,“在情感的無動於衷裡,思想被勾畫著;然而,沒有一個能夠成形:得有哀傷才能為它們的綻放提供一種氣候。”只有痛苦才能造就思想,這是蕭沆一貫的主張。所以,蕭沆如果活到現在,看到網路上轉發的那麼多心靈雞湯,他一定會嗤之以鼻的說:“誰的生存若不是一場既猛烈又模糊的痛,就永遠也無法進駐問題當中,亦不能瞭解其危險。”其實,蕭沆不僅是負能量的理論家,也是負能量的實踐家,他的思想並非形而上學的理念,而是一種苦行僧式的修行。蕭沆一生,為人低調,遠離媒體,拒領獎賞。他認為,功成名就是最慘烈的懲罰。他是以自己的生活來實踐他的哲學思想,知行合一。

對於喝慣了心靈雞湯的現代人而言,要接受蕭沆也是一種挑戰。薄薄的一本《解體概要》,我看了兩個多月,裡面每篇文章雖然只有千字左右,思想的重量卻不亞於一本大部頭的書。格言體的風格以及思想的隱晦,使得書中警句不斷,每每醍醐灌頂,旋而又不知所措。

儘管如此,在喝雞湯之前,還是要先找到心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