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密:人為何喜歡藉口和自嘲?

你是不是通常面對質疑的時候喜歡狡辯?或者給自己找個理由先?也許你不是這樣, 但你一定遇見過這樣的人。 面對批評, 不能接受, 總是想方設法找藉口, 推卸責任, 甚至拒不認錯。 這種抵觸的行為, 不知不覺中產生的攻擊性, 都來是心理防禦。 他們為什麼這樣呢?究其原因, 也許和本身的低自尊有關。 首先, 讓我們瞭解一下採取心理防禦機制, 否定、不接納批評、拒不認錯的人會如何表現?

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與本我和超我壓力對抗的手段。 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

焦慮將無意識地啟動一系列的防禦機制, 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 以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安娜·佛洛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禦機制》中強調;“每一個人, 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神經症患者, 其行為或言語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禦機制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徵性的成份。 ”如此說來, 防禦機制的啟動是每個人可能都會碰到的情形, 適度的使用可以緩解壓力和焦慮, 促進對應激源的適應;然而過度的使用, 以致對任何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選擇的、公式化的防禦反應, 便是病態了。

合理化

又稱文飾作用, 指無意識地用似乎有理但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

如對兒童的軀體虐待可被解釋為“玉不琢不成器, 樹不伐不成材”、“打是疼罵是愛”。

合理化有兩種表現:

一是酸葡萄心理, 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

二是甜檸檬心理, 即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 就說檸檬是甜的。 兩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 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投射

把自己所不承認的感受歸於別人。 它包括嚴重的偏見、因為猜疑而拒絕與他人親密、對外界危險過分警覺, 以及為了說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證據”。 有些人在運用這種防禦機制後可能顯得古怪或易怒, 並且常常很執著。

低自尊的成因分析

自尊作為一種比較穩定的自我情感, 以深層次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上,

直接制約著人的情緒情感和每天的生活功能。 用一句通俗的話就是, 屌絲心態。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自嘲屌絲, 其心理暗示, 恰恰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 這種自嘲看似很寬容, 無所謂, 不在乎, 其實他比誰都在乎, 比誰都糾結。

1模糊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們對自我各個側面及總體的一種認識, 是關於自我本質的信念和觀點, 屬於自我系統中的認知成份, 其發展水準標誌著人格的健全程度。

自尊則是在自我概念基礎上形成的對自我的評價及其體驗, 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 因此自我概念是自尊生成的決定因素。 但是, 目前相當數量的年輕人, 由於缺少對自我進行全面客觀的探索, 未能形成明確的自我概念和對自我的合理認知。

我們常會聽到年輕人這樣的感歎:“幹什麼都沒勁!”“鬱悶!”, 其實這都是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未確立的表現形式。

2較少的成功體驗

根據差異模型理論我們知道, 個體在自認為重要的領域中取得成功是高自尊形成的一個重要來源。 由於生理、社會或者心理的原因, 使得部分人較少體驗到成功。 比如生理缺陷、家庭貧困等等都可能造成低自尊。

3過高的理想自我

與現實自我相對應, 每個個體都會擁有比現實自我更加完善的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合理的差距是促進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動力, 但理想自我過高也會導致個體對自己產生不切實際的抱負水準, 從而導致低自尊。

4片面的社會比較機制

個體對自身能力的感知或者評價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通過社會比較實現的,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得知自己的能力和態度。

很明顯, 低自尊的人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只能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而無法與比自己差的人比較, 這樣的比較習慣使得他們無法客觀的評價自己的能力, 而且低自尊的人還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缺點和人家的優點進行比較, 這樣勢必導致他們總是不停地受到傷害, 除非他們總是處於第一名的位置。

5不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鏡像自我理論認為個體感知到的來自重要他人的支持或讚賞是影響其自尊的重要原因。

6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

有研究表明母親教養方式對人的自尊的影響最大,這說明母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及態度對孩子自尊的發展有著持久的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學家如沙利文、霍尼等都強調母子關係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如果一個人遇到不同的觀點,就採取堅決抵制的態度,甚至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不能冷靜思考,而是跟隨情緒波動,感到惱怒,憤恨,那麼他的心理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心理障礙導致這樣的人不接納別人,滿腔仇恨,敵對地看待問題,就不肯能做到自省,自我教育,那麼更何況自我成長呢。其實這種做法很幼稚,但也是最容易不自覺地陷入情緒陷阱。

想要改變,從謙卑的心態開始。這很難做到,但我們每個人必須成長。

6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

有研究表明母親教養方式對人的自尊的影響最大,這說明母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及態度對孩子自尊的發展有著持久的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學家如沙利文、霍尼等都強調母子關係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如果一個人遇到不同的觀點,就採取堅決抵制的態度,甚至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不能冷靜思考,而是跟隨情緒波動,感到惱怒,憤恨,那麼他的心理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心理障礙導致這樣的人不接納別人,滿腔仇恨,敵對地看待問題,就不肯能做到自省,自我教育,那麼更何況自我成長呢。其實這種做法很幼稚,但也是最容易不自覺地陷入情緒陷阱。

想要改變,從謙卑的心態開始。這很難做到,但我們每個人必須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