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治療小孩厭食症偏方 什麼食物能治小兒厭食

小孩厭食症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的病症。 這種病症多發於6歲之前的小孩, 尤其是以城市的獨生子女居多。 那麼, 這種症狀應該如何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麼?女性食物能夠治療小兒厭食呢?趕緊來看看吧!

中藥治療小孩厭食症偏方

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白扁豆、陳皮、炙甘草各4.8克, 蓮子肉、苡仁、砂仁、桔梗各2.4克。 共研細粉, 每1歲服1-2克, 每日3次, 開水沖服。

蒼術、陳皮、雞內金保各等份。 共研細粉, 2歲以下每次1克, 3-5歲每次1.5克, 日服3次。 服時加適量蜂蜜調和, 溫開水沖服, 半個月為一療程, 一般可服2-4個療程。

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5克,

檳榔9克, 陳皮、木香各6克, 炙甘草4.5克?朔轎?-6歲劑量, 可根據年齡增減。 每日1劑, 水煎2次, 藥液混合, 2次分服。 3-5劑後食欲增進。

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 炒萊菔子6克, 炒雞內金5克。 共研細末, 加澱粉2-3克, 用白開水調為糊狀, 睡前敷于患兒臍上, 用繃帶固定, 次晨取下。 每日1次, 5次為一個療程。 若不愈, 間隔2周, 再行下個療程。

黨參、白術、茯苓、陳皮、藿香、生三仙各5克, 生薑3克, 炙草1克, 大棗5枚。 每日1劑, 煎2次和勻, 日服3次, 飯前1小時左右服。

山藥、雞內金、穀芽、麥芽、山楂、芝麻、白糖各5克。 上藥各炒, 然後研末和勻, 加適量麵粉做成餅, 烙熟後分次食下, 每日1-2劑。

白術、山楂、麥芽、穀芽、神曲、枳實、陳皮、蒼術、石斛、黃芪各6克。 加水浸泡20分鐘, 煎15分鐘後取藥液, 餘渣再煎20分鐘。

去渣, 2次藥液混合。 每日1劑, 2次分服。

淮山藥、薏苡仁各250克, 芡實200克, 大米600克。 前3味先後下鍋, 微火炒成淡黃色;大米淘洗後曬乾, 微火炒黃, 與前3味混合研細過篩即成。 早晚各1次, 每次1湯匙, 用開水沖成糊狀服食, 同時可加入加入少許糖、鹽或芝麻油。

焦山楂、穀芽、麥芽各45克, 雞內金、枳殼各30克, 生甘草15克。 濃煎成200毫升, 加糖80克, 製成糖漿。 1-12個月每次5-10毫升, 1-2歲每次10-15毫升, 2-3歲每次15-20毫升, 3歲以上每次20毫升。 每日2次。

龜板(醋炙)、鱉甲(醋炙)、穿山甲(炒)、雞內金、檳榔、使君子各10克, 共研為粉末。 取一雞蛋, 打一小孔, 將蛋清、蛋黃倒入碗中, 加入藥末6克, 攪勻, 再裝入蛋殼內, 用麵粉封口, 煨熟。 每天吃一個, 一般服5-7個藥蛋即愈。

山楂片20克, 雞內金2個, 大棗10枚, 白糖少許。 先將山楂片、大棗烤焦呈黑黃色,

再與雞內金、白糖入水同煎。 溫服, 每日2-3次, 連服3天。

山楂(去核)、山藥、白糖各適量。 將山楂、山藥洗淨蒸熟, 待涼後加入白糖, 攪爛, 壓成薄餅, 代飯吃。 每日數次。 此方對小兒脾虛久瀉、食而腹脹、不思飲食有效。

食物治療小孩厭食症偏方

砂仁嚼食方

原料:將砂仁3粒一同噙於口中, 將其藥汁頻頻下嚥, 口噙10分鐘後, 嚼碎, 徐徐吞服。 視需要, 每日可噙嚼2~3次。

功效:行氣開胃。 適用于胃癌患者或放療、化療後出現胃部脹滿、食欲不振等症。

橘皮烏梅飲

原料:新鮮橘皮20克, 烏梅30克。 先將新鮮橘皮的外表皮用清水反復洗淨, 晾乾後, 與揀雜洗淨的烏梅一同放入沙鍋, 加水適量, 大火煮沸後, 改用小火煎煮30分鐘, 用潔淨紗布過濾, 去渣取汁即成。

早晚2次分服, 或隨餐分服。

功效:理氣開胃, 增加胃酸。 適用於胃癌或放療、化療後出現胃陰不足、缺少胃酸、厭食等症。

結語:通過以上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小孩厭食症的偏方, 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朋友們對治療小孩厭食症應該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及瞭解。 如果你還在為小孩厭食症而煩惱的時候, 就請及時使用一些方法進行治療哦!以上的偏方僅供參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