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甘蔗種植技術

蔗苗和宿根

田間甘蔗種植不由種子開始, 一般都直接種植蔗苗。 蔗苗來源很多, 最主要是蔗莖, 因為蔗節上會長芽, 方法是取整支蔗莖, 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 然後平植或斜植。 近來為了節省人工, 也有採用整株平植的。 早期人工充裕時, 在將要採收的原料莖的梢頭上, 採取二支雙芽苗或三芽苗, 此法要配合開工期, 只能用於春植或一期糊仔。 其它還有分蘖切離苗及各種側芽苗等。 另外還可以採用宿根方法, 就是當原料甘蔗採收時, 不挖蔗頭, 採收後再經過切頭、開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

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

在臺灣大約 14~18 個月, 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 只需要12個月。 生長期不足的甘蔗, 不只產量低, 而且糖度也較低。 秋植甘蔗以八、九月, 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為種植適期, 因為制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 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 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間作

幼蔗生長緩慢, 土地沒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 這時可以間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 和蔗苗一起生長, 趕在蔗苖長大之前收穫完畢, 以增加土地收益。 但有個條件需要遵守, 就是間作的作物不能對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響。 適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類、玉米、番茄、大蒜、馬鈴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

在輪作制度中, 通常是一期新植, 接著二期或三期宿根,

再一期或二期水稻, 然後又回到新植。 而在末期水稻未收穫前, 把新植甘蔗種植在水稻株間糊狀泥土中, 稱為糊仔甘蔗。 它的優點是既不影響水稻生長, 又可使後作甘蔗提早種植, 還可節省整地築畦等作業費用。 和第一期水稻間作的, 稱為第一期糊仔甘蔗, 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 和第二期水稻間作的, 稱為第二期糊仔甘蔗, 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綠肥

預備秋新植的蔗田, 可以利用前作收穫後的休閒時間播植綠肥, 而在種蔗前犁翻入土, 以供應土壤中的有機肥。 常用的綠肥作物有太陽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病害:白葉病、崁紋病、葉枯病等。 只要得了病, 不管是甚麼病, 一律無藥可醫, 只能整株拔除, 燒掉, 再好好禱告,

祈盼不會傳染開來, 這就需要勤快巡查, 早期發現, 迅速撲滅。 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種, 不怕病毒來襲。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