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治痛風巧選藥

經常有痛風病患者反映藥沒少吃, 治療效果卻不好, 痛風病照樣犯。 痛風病人為什麼會出現一邊吃藥一邊犯病的情況呢?主要是藥物選擇和用藥技巧問題。 痛風病人要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 不同的臨床特徵, 選擇不同的藥物,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痛風急性關節炎發作時的用藥:痛風急性關節炎的特點是關節紅、腫、痛、機能障礙, 尤其是關節的劇烈疼痛, 多數病人難以忍受。 病人常輾轉不安, 呻吟不止, 食眠不能, 患肢無處放置, 被單覆蓋患處都難以承受。 此時當務之急是儘快消除炎症, 終止疼痛。

用藥首選秋水仙堿, 首次用 1~1.5 毫克, 以後每隔兩小時服 0.5~1 毫克, 一天不超過 6 毫克, 一般 10 多小時疼痛即可得到控制, 有的人用該藥效果不好, 主要是用藥量過小。 止痛也可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 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 這些藥止痛作用緩慢, 多數用藥 3~5 天疼痛才能緩解。 必須指出的是, 患者急性關節炎發作時, 由於關節劇烈疼痛, 腎臟應急性排尿酸增多, 血尿酸迅速下降, 此時不必再用降尿酸藥, 否則會由於血尿酸下降過快, 關節液中的尿酸不能迅速轉移到血液, 使關節內尿酸濃度過高, 引發轉移性關節炎。

痛風關節炎非發作期的用藥:痛風關節炎非發作期的治療, 主要是用降尿酸藥, 使患者血尿酸長期保持在正常水準,

遏制關節炎不再發作。 降尿酸藥分抑制尿酸合成和促進尿酸排泄兩類, 這兩類藥的作用機理不同, 對病人的作用也不同。 抑制尿酸合成藥目前僅有別嘌醇一種, 此藥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阻止或降低次黃嘌呤、黃嘌呤合成尿酸。

中藥的應用:中醫將痛風歸於“痹症”範疇, 痹症是對痛風的關節炎而言, 其實, 痛風只是代謝綜合征中的一種, 它可伴發肥胖症、脂質紊亂症、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等症狀, 而且有70%以上的痛風病患者合併腎臟損害。 所以, 中醫認為絕大多數痛風病患者屬腎脾虛, 血淤滯。 採取強腎補脾、活血化淤的中藥, 不但在防治痛風腎病方面有顯著效果, 同時中藥還有穩定患者血尿酸、血壓、血糖、血脂,

減少西藥用量等作用。 既往認為, 痛風病患者多數要終生服降尿酸藥, 採用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 有近半數的患者可在 3 年以上不再發病, 血尿酸也保持正常水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