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清肝化濁醫痛風

原發性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一種晶體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症和特徵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 並可發生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等, 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致殘、腎功能不全。 從其臨床表現特徵來看, 屬於中醫“痹證”範疇。 病因病機多為肝脾腎功能失調, 水液代謝異常, 蓄而化濕, 蘊而化毒, 濁毒流注臟腑經脈而發病。 治療上從清熱解毒化濁為主, 配合辨證治療, 取得較好的療效。 故在此就原發性痛風與濁毒流注相關性進行探討。

“濁”者, 不清也,

許多醫家認為濁邪即濕邪。 濁產生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外感濕邪, 由表入裡, 阻於中焦, 濕邪困脾, 濁邪內生;二是內有臟腑功能失調, 導致脾失健運, 濕邪內生, 日久成濁。 “毒”與“濁”有密切的關係, 故而濁毒並稱。 濁與毒常因性質類同而極易相生互助為虐。 濁性粘滯, 易結滯脈絡, 阻塞氣機, 纏綿耗氣;毒邪性烈善變, 易化熱耗傷陰精。 若濁毒日久不解, 流注臟腑經絡, 劫耗臟腑經絡之氣血, 而致疾病頑固難愈, 變證多端, 甚或轉為壞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痛風多發於中老年人。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 起居衰矣”, 臟腑功能衰退, 患者過食醇酒厚味, 膏梁辛辣, 滯脾礙胃;情志不暢, 肝鬱氣滯也是導致痛風的原因。 若肝氣鬱結, 則會導致血液及津液的輸布代謝障礙,

從而產生濁毒、瘀血。 脾為後天之本, 主運化水穀精微, 健運水濕。 脾胃受損, 則水濕失於健運, 久則蘊而生濁;腎為先天之本, 脾與腎在生理上是先天與後天的關係, 相互資助, 相互促進, 在病理上亦相互影響, 互為因果。 痛風侵及關節的好發部位主要是第一蹠趾關節, 其次為踝關節、膝關節等, 第一蹠趾關節恰是足厥陰肝經的起始部位—大趾叢毛之際, 踝與膝皆足厥陰肝經經脈流經之處;肝腎同源, 精血相通, 過多的尿酸也常常流注腎臟, 出現尿酸性腎結石、痛風腎等。

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有其獨特的臨床表現, 特別急性關節炎的發作有其特徵型:突發關節紅腫、疼痛劇烈, 常於 24 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多累及肢體遠端單關節,

特別是第一蹠趾關節最多見;發作的時間大多為夜半或晨起時;可反復發作, 累及的關節呈遊走性特點。

高尿酸血症患者並非都會出現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患者在高尿酸血症期多無臨床症狀, 但多屬於平素痰濕內盛困脾或脾虛濕盛之人, 舌淡苔厚或膩、或黃厚、脈滑等;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期, 多半有肝膽濕熱之證, 表現為口苦、口幹、心煩失眠或有發熱等, 舌紅、苔黃、脈弦、或弦數;在疾病遷延後期, 多表現為肝腎陰血雙虧之證, 除關節病變之外, 可有腰膝酸軟、尿頻等, 脈多沉細或細澀。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只有 3%-8%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 酗酒、暴食、受寒、情緒激動、外傷等常為該病的誘發因素。

痛風早期多以特徵型的急性關節炎發作為特點, 隨病程遷延, 逐漸受累關節持續腫脹, 活動受限, 甚至出現關節畸形, 皮下可出現痛風石結節, 可有腎絞痛、血尿、尿排結石史或腰痛、夜尿增多等症狀。 這些症狀多源於濁毒日久不解, 劫耗肝經陰血;肝腎同源, 精血相通, 肝病及腎, 肝腎同虧而導致。

清肝化濁法為該病的基本治療方法。 根據痛風高尿酸血症、急性關節炎發作、慢性關節炎發作合併腎臟病變的不同辨證, 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進行辨證治療。 痛風的急性關節炎發作前面已述, 屬濁毒痹阻肝經, 臨床上以清肝化濁為主, 根據有無發熱, 判斷毒熱之輕重, 再伍以清熱解毒之品, 可以迅速控制急性關節炎之劇痛,

緩解急性關節炎發作。 清肝化濁法常用藥物主要包括歸屬肝經的清熱、解毒、滲濕、祛瘀、攻下的藥物, 如黃芩、山梔、虎杖、郁金、秦皮、萆薢、大黃等, 清熱解毒藥物常用土茯苓、紅藤、山豆根等。

降低尿酸, 控制高尿酸血症是治療和預防痛風的有效途徑。 以清肝化濁法為主, 配以健脾利濕、泄濁祛濕法, 可以抑制尿酸過多產生, 促進尿酸排泄, 有效降低血尿酸, 控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主要分為濕盛困脾和脾虛濕蓄兩類, 採取燥濕醒脾和健脾祛濕法, 分別與清肝化濁法相配合進行治療。 燥濕醒脾藥物常用的有黃柏、蒼術、赤小豆等, 健脾祛濕藥物常用的有白術、黃芪、山藥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