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藥秦艽詳細介紹

秦艽味苦辛, 性平。 主要有祛風利濕, 退骨蒸勞熱的作用。 常用於 風寒濕痹、陰虛勞熱、退黃疸等情況, 下面就向大家詳細介紹秦艽的功效。

1、風寒濕痹、周身及關節拘攣疼痛: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機體, 合而為病, 影響氣血正常運行, 氣血痹阻, 而致全身肌肉或關節疼痛, 或筋肉拘攣疼痛, 或兼發熱、關節腫脹等。 秦艽有祛風利濕、退熱、緩解拘攣的作用。 常配合獨活、桑寄生、威靈仙、當歸、紅花、防己、牛膝、苡米等同用。 寒重者可加制附片、桂枝;濕重者可加蒼術、白術;風盛者可加防風、羌活;筋儛嶕鋸重者可加木瓜、白芍、伸筋草、炙山甲等。

2、陰虛勞熱:由於陰虛而引起的骨蒸勞熱(下午潮熱、兩顴發紅、肌肉消瘦、盜汗、舌紅、脈細數、晚間口乾渴等), 秦艽可退虛熱, 常配合銀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等同用。 例如秦艽鱉甲散(秦艽五錢、鱉甲、柴胡、地骨皮各一兩, 當歸、知母各五錢, 為粗末, 每付用五錢, 加烏梅一個、青蒿五分, 清水煎服, 早晚各一付)就是臨床上治療骨蒸勞熱常用的藥方, 可根據此方隨證加減。

3、退黃疸:秦艽兼有通便利水, 退黃疸的作用, 前人有治“黃疸、酒疸”、“去遍身黃疸如金”的記載。 對濕邪鬱蒸而致發黃者, 可配茵陳、黃柏、車前子、梔子、茯苓等同用。

此外, 秦艽兼能入大腸經, 有通便、治下牙腫痛、口眼歪斜等作用, 可隨證選用。 銀柴胡治虛勞, 偏用於寒熱交作的。

秦艽治虛勞, 偏用於潮熱骨蒸的。 獨活與秦艽都能治身體下部風濕疼痛。 但獨活用於風濕寒痛, 秦艽用於風濕熱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脾胃虛寒、大便瀉泄者勿用。 有一定的抗過敏休克及抗組織胺作用。 有升高動物血糖的作用並使肝糖元明顯下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