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亞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一、輪作倒茬。 亞麻是直播密植作物, 種植應選擇地勢平坦, 土質肥沃的土壤。 我縣前以小麥、油菜茬較為理想, 油葵次之。 種植亞麻不可重茬和迎茬(間隔3年以上)。 重茬和迎茬一方面對地力消耗過大, 另一方面會加重亞麻病害的發生, 造成亞麻減產。

二、精細整地。 種植亞麻的地塊, 要進行秋深翻, 開春後及時進行耙、耱、鎮壓, 達到地面平整, 土壤細碎, 使土壤保持疏鬆和適墒狀態。

三、適期播種。 我縣適宜的播種期為4月中旬, 播種量8—9公斤/畝, 用種子重量1%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播深3—4釐米, 播種採用24行播種機交叉或重複播種兩遍。

四、合理施肥。 根據我縣土壤肥力和亞麻生長發育特點, 在施肥上應以磷肥為主, 氮肥為副。 畝施磷酸二銨(或磷酸銨, 重過磷酸鈣)5—6公斤, 每畝施用尿素1—1.5公斤。 化肥全部作種肥施用。

五、化學除草。 在亞麻苗高10—12釐米時, 防除雙子葉雜草和野燕麥, 每畝用20%“二甲四氯”水劑60—80毫升, 與15%精穩殺得乳油60—70毫升, 或20%“拿捕淨”乳油80毫升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25—35毫升混合兌水均勻噴撒葉面即可。

六、合理灌溉。 水澆地種植亞麻要在亞麻現蕾至開花前進行一次灌溉。 澆水時, 如遇大風應停止澆灌, 以免倒伏。

七、適時收穫。 亞麻適時收穫是保證亞麻豐產豐收和纖維品質的關鍵。 收穫過早, 纖維成熟度不足, 出麻率低, 纖維強度差。 反之, 收穫過晚,

麻杆易乾枯, 纖維粗硬、脆弱, 遇降水被水浸泡後返青, 纖維的產量和品質下降。 因此, 要求在亞麻的黃熟期進行適時收穫。 黃熟初期的主要特點是:麻田1/3蒴果變褐色, 麻莖下部1/3葉片脫落, 麻莖下部1/3變杏黃色。 此期便可組織人力儘快拔麻, 對成熟不一致的地塊, 成熟一塊拔一塊, 拔麻要在消露後進行, 拔麻時要拔淨麻, 挑淨草、摔淨土、齊根、用毛麻繞子, 捆成直徑10釐米的小把, 麻繞距跟部7—10釐米(同一塊地中, 高低不齊的亞麻要分級拔, 分別捆成小把)。

八、要及時摔籽, 按要求打捆。 在挑幹時, 要及時摔籽, 摔籽要選擇暴熱天進行, 麻要在木板上、木方上摔, 不能在石頭上摔, 更不能用小四輪等機動軒壓。 摔麻時要握緊麻把, 以防抽籤。 摔淨的麻把,

按色澤、長短分別打大捆。 大捆10—15公斤左右, 繞兩道, 無散捆, 根部要墩齊, 根部錯位不超過10釐米, 不符合包裝要求的則以降低等級予以收購。

九、交售時, 應將麻徹底曬乾, 濕麻一律不予收購, 為防止中途下雨, 交麻車輛應自備防雨蓬布, 凡因未帶防雨蓬布, 造成麻被淋濕, 所造成的損失, 甲方概不負責, 由乙方自已承擔。

十、麻捆內不得夾亂麻, 石頭、土塊等異物, 一經發現, 甲方將拒絕收購。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