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牡蠣炮製與功用

牡蠣, 其味鹹, 性微寒, 入腎肝經。 功能重鎮安神, 潛陽補陰, 軟堅散結, 收斂固澀, 制酸止痛。 主治驚悸失眠, 眩暈耳鳴, 瘰鬁痰核, 癥瘕痞塊, 自汗盜汗, 遺精崩帶, 胃痛泛酸等病症。 常用量9~30克, 生品應先煎。 但因牡蠣加工炮製的不同, 而有生牡蠣、煆牡蠣之分, 二者在功能主治上有所區別, 處方用藥時應寫清楚, 用到位, 以免影響療效。

生牡蠣是將原藥除去殼外附著物等雜質, 洗淨, 乾燥, 敲成1~2釐米的小塊, 篩去灰屑待用。 本品為不規則形的塊片, 呈白色至類白色或灰黃色至灰色, 外表面凹凸不平, 呈波浪形覆瓦狀層次,

有的略具光澤。 破碎面粗糙, 顯層紋。 質堅硬, 氣微。 本品長於重鎮安神, 潛陽補陰, 軟堅散結, 更適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鬁痰核、癥瘕痞塊等病症的治療。

煆牡蠣是將原藥除去殼外附著物等雜質。 洗淨, 乾燥。 置烈火上緞至灰褐色。 本品呈灰白色, 間有青灰色或淡灰黃色, 質松, 略具焦臭。 本品長於收斂固澀, 制酸止痛, 更適用於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等病症的治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