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長期不用, 就會慢慢覆上一層灰塵, 故而高僧機辯時說“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屋裡長期不掃, 就會塵埃沉積、蛛網繞梁, 因此才有了古人“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的警言;身子不清洗, 就會讓雜質、細菌等在皮膚上安居、滋生, 最終產生不適症狀甚至疾病而危及自身。
名醫扁鵲見蔡恒公的故事家喻戶曉。 故事的最後, 扁鵲說, 病在皮下, 用藥熱敷治療可以醫治好;病在肌膚之間, 用針刺可以醫治好;病在腸胃中, 用清火湯劑可以醫治好;要是病在骨髓, 那就是生命之神所管的了, 無藥可救了。 中醫認為,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理念。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 故而在另一則故事裡, 扁鵲對魏文王說, 在我家三兄弟之間, 大哥醫術最好, 二哥差些, 我是最差的一個。 因為大哥治病, 是在病情發作之前, 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 而我治病, 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
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 對於我們日常做人處事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俗話說“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數人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 等身體出現重大疾患時, 或者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時, 甚至由高位而深陷囹圄時, 才去尋醫求藥、以作彌補, 豈不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為此, 針對領導幹部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 奢靡之風嚴重, 中共中央將在黨內開展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洗洗澡”能洗去身上灰塵細菌, 能使人容光煥發, 能提振精氣神。 對於中醫藥人來說, 祛除身上和思想上的不實之泥、浮誇之泥、教條之泥、形式之泥, 保持昂揚向上、積極奮進的精神狀態, 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科學、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因此,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3年黨的工作會議暨紀檢工作會議上, 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國強同志就號召中醫藥人提振精氣神, 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做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的模範、做嚴明黨的組織紀律的模範、做嚴明黨的廉政紀律的模範, 努力把受人民群眾歡迎的中醫藥工作幹得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