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又稱踝關節扭傷。 日常生活中, 不小心就會發生, 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見。 有人認為崴腳是小事, 怕麻煩不上醫院, 豈不知這樣做有時會引起後遺症, 給日後行走留下後患。 否則會出現以下症狀。
疼痛:是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表現。 多見於扭傷造成踝關節骨折, 未及時治療給予固定, 或骨折復位品質查, 關節面不平整, 當人體每天負重行走就逐漸形成創傷性關節炎, 表現為疼痛, 無力, 不能走遠路, 活動受限。 在X線片上顯示關節縫隙狹窄, 骨贅增生。
不穩:是外踝韌帶斷裂的表現。 扭傷導致外側韌帶斷裂,
腫脹:是慢性滑膜炎的表現。 系踝關節創傷後滑膜慢性充血, 水腫, 滲出增多, 關節積液, 反復腫脹, 持續時間長, 時好時壞, 往往活動多後腫脹明顯, 休息一夜後減輕。
絞鎖或響聲:是踝關節軟骨損傷的表現。 軟骨損傷不易癒合, 一旦碎片脫落掉入關節腔內形成游離體, 則關節活動時可引起絞鎖或響聲, 猶如破裂的軸承轉動會發出嘎吱聲一樣。 游離體長期在關節內摩擦也會造成正常關節軟骨面損傷退化。
因此, 建議發生崴腳時, 24小時內可採取冷敷, 忌按摩、繼續行走。 凡傷後腫脹疼痛較重、行走跛行者, 說明損傷也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