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程 練這運動方法不對竟會折壽十年

愛拳者都知道太極拳的好處是延年益壽的作用, 但練習太極拳首先要克服這十大心魔。 太極拳教學時對練習太極拳的身法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多的要求, 小編今天與您分享一下太極拳的十大心魔有哪幾點?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要克服的十大心魔

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也是克服心魔的過程, 其中最主要的心魔表現在這十個方面, 應該如何克服呢?具體做法如下。

一、過分用意

意念過重容易出偏差。 有人認為, 傳統太極拳論中說“用意不用力”, 就反復強調用意,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造成以偏概全。 太極拳的用意是雲淡風輕的, 若有若無的, 意念重就滯, 其危害尤甚於用力。 用力只是功夫不高, 用意過分則傷及精神。

二、貪多求全

太極拳流派眾多, 每一流派又有很多套路。 初學太極拳容易犯的一種心病就是看這套路也好, 看那套路也好, 割捨不下。 前面的勢子還沒學好, 就想學後面的, 學了拳術又想儘快學器械。 學拳一要沉住氣, 二要能舍。

一通百通是太極拳的一大特點, 練到一定程度就會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三、萎靡不振

太極拳論中講含、收的較多, 這是針對人後天的張揚因素過多, 通過練拳要懂得收斂。 收的本質是“守中”, 中氣充沛, 再鼓蕩全身, 達到神全意足。

有的人練拳, 一味地“收”, 不懂得“守”,

精神不敢提起, 仿佛神氣一抖擻就違反了太極原則。 實際上恰恰相反, 練習太極拳就是要練得精神飽滿, 氣宇軒昂, 如果越練越萎靡則是適得其反, 功得其反。

四、追求感覺

太極拳是內家拳, 練到一定程度, 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身體感覺。 這些感覺有的是正常的, 有的不正常。 對於不正常的感覺就要及時糾正, 否則越練越偏。

練習太極拳前首先要做到心靜, 體松是心靜的前提, 所以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不能太刻意的追求感覺。

即使是正常的感覺也是練拳的自然現象, 不能過分去追求, 過分追求感覺就是“著相”。 就會“跟著感覺走”。 太極拳要領是一致的, 長久不變的, 而感覺是臨時的, 是不斷變化的, 追求感覺就會失去原則,

最終走入迷宮。

五、軟弱無力

太極拳提倡“以柔克剛”, 但並非軟弱無力。 有些人練太極拳不敢用力, 出拳伸腿軟塌塌, 這樣越練越松垮, 這是沒有解決好“柔”和“弱”的關係。 太極求柔但不求弱, 是通過練柔, 把弱變成強。 其練習也經歷了用力、運勁、用意、行氣等幾個過程。 特別是在太極拳初期, 不要怕別人說用力而把拳練軟塌了。

六、技擊為上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拳種, 自然有很強的技擊功效。 但有的人練太極拳一切從追求技擊效果出發, 每一式必究如何技擊和怎樣應用技擊。 如此, 心中總有努氣, 難以放平, 難以放下, 難以舍卻。

太極拳並非每個動作都有確定的技擊應用, 有些動作是練功力、練敏銳、練意氣, 是整體上提升身心的活力水準,

這樣對健康、對技擊都有根本性的幫助。 而過分關注每個招勢的技擊應用, 則流於表面, 在練拳中也容易一葉障目, 因小失大。

七、出手怕錯

這是很多初學太極拳者最常見的心理障礙。 這主要是把太極拳看得太難、太艱澀的緣故。 太極文化很深奧, 但太極拳是一種很“親民”的拳, 學會並不難。 太極拳是一種放鬆的拳, 學拳屆要有一種放鬆的心態。

太極拳幾項大的基本要領要掌握, 動作上不要有太多的負擔, 只要符合要領, 出手就是對的。 步子大小、手臂高低都是細節問題, 可以隨時間長久而慢慢打磨, 那是如何練得更好的問題, 而非對錯。

所以保持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態, 大膽、放鬆的練拳, 這才是太極原則。

八、回避剛猛

很多人由於長期練習太極拳, 學習了很多太極拳理法, 柔、慢的觀念深入骨髓, 於是把剛、猛視為洪水猛獸。 其實太極拳並不避諱剛猛, 特別在技擊上。 柔、慢只是練習的方法, 而不是終極目的。

所有拳種, 在技擊的最終環節上, 剛猛的體現是不可避免的, 以慢打快, 是要比快更快才行, 以柔克剛, 是比剛更剛。 通過練習太極拳身形應該更加敏捷, 反應應該更加快速。

九、故弄玄虛

太極拳以太極陰陽理論為基礎, 在技擊、養生上具有突出效果。 但太極拳是一門科學, 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有“理”可析。 有的人練拳中毫無根據地隨意演繹, 故弄玄虛, 將他人也將自己引入岐途。

太極拳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但不可能包治百病。 太極拳有獨特的技擊能力, 但也不是包打天下。只有客觀地認識太極拳,才能科學地練太極拳。

十、急功近利

太極拳是“慢”拳,練起來慢悠悠的,它的作用、效果也是逐步積累、顯現的。它不是吃西藥、打點滴,很快就有效果。這種快速的效果,同時對生命機體也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太極拳對生命品質的改善是長期的,它的作用過程也是長期的。練太極拳要有耐心、恒心,不能追求快速成功,而應追求長遠成功。

練習太極拳只有克服了這十大心魔,才能獲得正確的心法,沿著正確的大方向不斷進步。

如何練好太極拳

第一是要解決心靜的問題

練拳之前必須先靜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為,又要推開今天的種種負擔,還要不理會明天的陽光風雨,把心收在當下,站住身,定住神。能做到這一步,可謂練拳有門。

其實,平心靜氣這一要領不僅在練拳前要做到,而且貫穿到練拳的整個過程,進而還要待續到練拳之後的日常生活中去。只要心靜,氣自順,神自安。

第二是要做到體松

練拳時,不管是練套路還是推手,身體的肌肉,關節都要松下來,只有松下來周身才會在運動中氣血暢通。松者,沉也。此沉又含氣沉和意沉。氣沉貫全身,意沉通關節。

做任何一個動作,不管是橫行、斜行還是上行,都要有松沉意。松靜是沒有止境的,隨著功夫的不同,對松靜的感覺和體認不一樣,一分功夫一分松靜,功夫的深淺決定於松靜的程度。

第三是要周身協調,動靜自然

從攻防角度講,前兩個要領是手段,第三個要領是目的。松也好,靜也好,練拳推手,都是為了周身協調。上觸下知,左觸右知,一觸周身都知,無突兀,無缺陷,碰到哪裡都有彈性反應。

這要分兩個層次,一是走拳架時做到周身協調,二是與外力接手時仍舊周身協調。不管外力來勢如何,我都保持順勢。這要靠一個“活”字,活中求穩,穩中求順。

多數拳種都講究下盤穩,腳下生根,太極拳也不例外,但它更講究勁路的活。因為它是以小力勝大力,如過於求腳下生根,難免落於較力,只有活起來才處處顯現生機。

太極拳前輩曾說:“一動無有不動”。就是說,一個很微小的動作,都是周身運動的結果。這句話說得很有分量。實踐證明,只有練到這種程度,才算周身協調。

達到純熟,就會應變靈活,或化或發都出整勁。練時由動得靜,用時由靜極生動,或動或靜皆出自然。

太極拳各種招式身法要求

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意欲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力之目的。

基於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品質,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品質。俗語雲:“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

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

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

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得以節節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輕靈如意。

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涵胸

胸區(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於氣沉丹田。

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湧,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

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松肩

肩關節要放鬆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裡過於收緊,使肩頭僵滯。

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於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

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預備活動

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乾,但千萬不要吃飽。

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預備活動,然後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預備操拳。

二、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講究的是用人的意識來支配動作的完成,長期練習對精神和肌肉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但是中老年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做好選擇在環境比較安靜的情況下進行練習,保持良好的心態,完全的放鬆精神。

同時,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體弱的,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識上想到了,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三、練拳時盡可能做到柔、緩、松、輕相結合

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儘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學者,也要做到這一點,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把握好這個要領。

結語:綜上所述,練好太極拳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內心,練好太極拳能夠延年益壽。太極拳不管是對女人還是男人都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在未來裡,太極拳將會成為時代的潮流,無論是在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尾都會有大批的人在練習太極拳。

但也不是包打天下。只有客觀地認識太極拳,才能科學地練太極拳。

十、急功近利

太極拳是“慢”拳,練起來慢悠悠的,它的作用、效果也是逐步積累、顯現的。它不是吃西藥、打點滴,很快就有效果。這種快速的效果,同時對生命機體也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太極拳對生命品質的改善是長期的,它的作用過程也是長期的。練太極拳要有耐心、恒心,不能追求快速成功,而應追求長遠成功。

練習太極拳只有克服了這十大心魔,才能獲得正確的心法,沿著正確的大方向不斷進步。

如何練好太極拳

第一是要解決心靜的問題

練拳之前必須先靜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為,又要推開今天的種種負擔,還要不理會明天的陽光風雨,把心收在當下,站住身,定住神。能做到這一步,可謂練拳有門。

其實,平心靜氣這一要領不僅在練拳前要做到,而且貫穿到練拳的整個過程,進而還要待續到練拳之後的日常生活中去。只要心靜,氣自順,神自安。

第二是要做到體松

練拳時,不管是練套路還是推手,身體的肌肉,關節都要松下來,只有松下來周身才會在運動中氣血暢通。松者,沉也。此沉又含氣沉和意沉。氣沉貫全身,意沉通關節。

做任何一個動作,不管是橫行、斜行還是上行,都要有松沉意。松靜是沒有止境的,隨著功夫的不同,對松靜的感覺和體認不一樣,一分功夫一分松靜,功夫的深淺決定於松靜的程度。

第三是要周身協調,動靜自然

從攻防角度講,前兩個要領是手段,第三個要領是目的。松也好,靜也好,練拳推手,都是為了周身協調。上觸下知,左觸右知,一觸周身都知,無突兀,無缺陷,碰到哪裡都有彈性反應。

這要分兩個層次,一是走拳架時做到周身協調,二是與外力接手時仍舊周身協調。不管外力來勢如何,我都保持順勢。這要靠一個“活”字,活中求穩,穩中求順。

多數拳種都講究下盤穩,腳下生根,太極拳也不例外,但它更講究勁路的活。因為它是以小力勝大力,如過於求腳下生根,難免落於較力,只有活起來才處處顯現生機。

太極拳前輩曾說:“一動無有不動”。就是說,一個很微小的動作,都是周身運動的結果。這句話說得很有分量。實踐證明,只有練到這種程度,才算周身協調。

達到純熟,就會應變靈活,或化或發都出整勁。練時由動得靜,用時由靜極生動,或動或靜皆出自然。

太極拳各種招式身法要求

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意欲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力之目的。

基於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品質,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品質。俗語雲:“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

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

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

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得以節節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輕靈如意。

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涵胸

胸區(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於氣沉丹田。

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湧,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

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松肩

肩關節要放鬆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裡過於收緊,使肩頭僵滯。

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於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

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預備活動

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乾,但千萬不要吃飽。

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預備活動,然後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預備操拳。

二、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講究的是用人的意識來支配動作的完成,長期練習對精神和肌肉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但是中老年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做好選擇在環境比較安靜的情況下進行練習,保持良好的心態,完全的放鬆精神。

同時,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體弱的,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識上想到了,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三、練拳時盡可能做到柔、緩、松、輕相結合

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儘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學者,也要做到這一點,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把握好這個要領。

結語:綜上所述,練好太極拳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內心,練好太極拳能夠延年益壽。太極拳不管是對女人還是男人都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在未來裡,太極拳將會成為時代的潮流,無論是在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尾都會有大批的人在練習太極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