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父母必學 小兒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 小寶寶生病了, 父母往往不怎麼敢孩子吃太多藥, 這個時候就可以試試中醫捏脊的方法, 像嬰兒腹瀉、不愛吃飯都可以通過捏脊的方法來緩解, 下面我們來看看小兒捏脊的基本手法。

用捏脊的方法來治療疾病, 已有悠久的歷史。 這在古代中醫有關文獻中早有記載。 由於此種療法操作簡單, 易學易會, 又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藥物, 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 中醫師、推拿師多數會用此法來治療一些兒科病症。 只要病症適宜, 手法應用適當, 還真的有神奇療效, 堪稱中醫兒科一絕。

小兒捏脊的基本手法

小兒捏脊療法是按摩手法中的捏、推、撚、揉、提等多種手法的巧妙組合, 並作用于小兒腰背脊柱兩側肌肉的一種治療方法。

操作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中指指腹相對合, 夾持脊柱兩側的肌膚, 拇指向前推動, 從骶椎兩側邊捏邊向枕部推動;

另一種是手握空拳, 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 夾持脊柱兩側的肌膚, 拇指在前, 食指在後, 然後拇指向後撚動, 食指向前推動, 從骶椎兩側邊撚邊向枕部推動。

這兩種方法可以根據操作者的習慣和使用方便而選用。 一般從骶椎兩側捏向枕部為一遍, 連作5遍為一次, 可以視其小兒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作1~2次, 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進行。

小兒捏脊體位很重要

在給小兒作捏脊治療時, 應首先選擇好小兒的體位。 體位應舒適自然, 安靜不動或動作不很大又便於操作, 最好是伏在大人的身上或大腿上, 年齡稍大一些的可趴在床上。 治療前操作者應洗淨雙手, 將小兒的上衣鬆開或脫去, 暴露整個背部。 但要注意室內的溫度, 避免小兒受涼。 捏脊完後不要馬上進食更不要喝冷飲。 在捏脊時手法一定要做到輕柔和緩、靈活、自然, 兩手用力要均勻一致, 前進的速度和手法的頻率不應太快。 捏起的皮膚要多, 如果捏起的皮膚太少, 小兒會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覺而哭啼, 不願接受治療。 在給小兒運用捏脊療法之前, 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它大人的身上反復練習,

認真體會自己手法是否正確, 輕重是否適宜, 待熟練後再給小兒捏脊。 如果小兒背部皮膚有破損, 患有癤腫或皮膚病等, 就不可施用捏脊療法。

捏脊療法是不用藥物而且比較安全的一種治療方法, 沒有藥物的毒副作用。 中醫認為它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能力等作用。 特別在健脾和胃, 調節胃腸功能方面尤為突出。 近年來, 醫學工作者通過實驗證實, 捏脊能提高患兒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血清澱粉酶指數。 提高小兒免疫功能和加強小腸吸收功能的作用。 它對小兒疳積、食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尿頻、咳喘、夜啼等病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當小寶寶患有以上病症時, 家長不妨試一試捏脊療法,

它將會使小寶寶早日康復。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小兒捏脊的基本手法, 家有寶貝的父母可以跟中醫學一學捏脊的方法, 然後自己在家為寶貝捏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