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頸椎椎弓裂

【概述】

頸椎椎弓裂合併滑脫比較少見, 多發生在第6頸椎, 滑脫一般不超過1°。 1951年Perlman和Hawes首次報導了1例青年男性第6頸椎椎弓裂合併頸椎滑脫, 迄今全世界所報導病例總共不超過百例。

【診斷】

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足以明確本病的診斷。 必要時可行斷層攝片、屈伸動力性攝片、脊髓造影、CT和MRI檢查, X線檢查包括頸椎正側位片及斜位片。 在診斷本症時應注意同創傷、腫瘤等原因造成的頸椎椎弓破壞相鑒別。

【治療措施】

非手術治療

對無症狀者, 僅在查體X線檢查時發現頸椎弓裂, 原則上勿需特殊處理。 對無神經症狀者,

一般採用局部制動、理療、口服鎮痛劑等保守治療均可達到滿意療效。

手術治療

對神經根受壓症狀明顯的患者, 可先行保守治療, 待神經症狀減輕或消失後考慮行頸椎融合術。 對合併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出現脊髓受壓症狀的患者, 可考慮行減壓加頸椎融合術。

【病因學】

大多數作者認為本症為先天性畸形。 常合併其他頸椎先天性畸形, 如脊柱裂、先天性椎弓根缺如、關節突發育不良等。 有些作者認為此症與遺傳有關, 曾有人報導1對雙胞胎同時患有此病。

【病理改變】

椎弓上、下關節突之間的部位稱為關節突間部。 在腰椎此部位較為狹長稱為峽部, 而在頸椎此部位呈柱狀。 頸椎椎弓裂系指此部兩側或單側不連, 可引起頸椎向前方滑脫(圖1),

造成頸椎不穩及脊髓、神經根刺激症狀。 向前滑脫的椎體可壓迫椎體前方的食管。 有時, 此部可變細長但未斷裂, 屈伸動態X線像顯示不穩。

【臨床表現】

本症以青年男性較多見, 男女之比為2~3∶1。 病變節段可累及頸2至頸7, 以頸6最為多見, 約占70%以上。 雙側椎弓裂多於單側椎弓裂。

頸椎椎弓裂無滑脫者, 可出現頸椎不穩的臨床症狀, 主要表現為頸枕部和肩部疼痛。 合併頸椎滑脫者可出現神經根受壓症狀和吞咽困難。 脊髓受壓症狀較少見, 但若頸椎滑脫合併頸椎間盤突出或頸椎管狹窄則易出現脊髓受壓症狀。 部分病例可無任何臨床症狀, 僅在X線檢查時發現頸椎弓裂合併頸椎滑脫。

體檢時可發現患者頸椎活動受限,

頸椎活動可誘發或加重臨床表現。 合併頸椎滑脫的患者可在其頸部觸及“臺階樣”畸形。 有時患者頸部可呈斜頸畸形。 合併脊柱裂者, 可同時出現脊柱裂的臨床症狀和體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