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治療重要的是辨證論治, 也就是根據不同痛經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藥方。 由於每人的具體情況不同, 即使是屬同一個類型, 配藥及用藥量也不完全一致, 因此無論是飲用湯劑還是選擇中成藥, 都需在專科中醫師或執業中藥師的指導下。
1.選擇中藥治療痛經, 需要在月經來之前一周開始用藥, 這樣有利於充分發揮中醫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所以, 建議選擇吃中藥治療痛經的患者, 可在月經來之7~8天就到醫院找醫生診治。 中醫講“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如果是已經發生痛經, 吃中藥不能馬上止痛,
2.中藥湯劑治療效果優於中成藥。 因為中藥湯劑是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開出的, 而且藥方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隨時調整, 依病用藥針對性強。
3.吃中藥時, 要根據自身的病情注意飲食調整。 適量、合理的飲食才能有助於病情的治.
中醫治療痛經常用中藥——“三七” 三七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味微甘而苦, 頗似人參之味。 ”“大抵此藥氣溫, 味甘微苦, 及陽明、厥陰血分之藥, 故能治一切血病”。
在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在《醫學衷中西錄》記載: “諸家多言性溫, 然單服其末數錢,
善化瘀血, 又善止血妄行, 為血衄要藥。 為其善化瘀血, 故又善治女子症瘕, 月事不通, 化瘀血而不傷新血, 允為理血妙品。 所以, 中醫在治療女性痛經中會經常用到三七這位理血“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