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一症, 有書考雲:婦人多憂思, 損傷心脾, 多患帶下, 白帶多是脾虛, 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 脾精不守而下為白滑之物, 蓋帶下多屬脾虛。 而“濕土之氣, 同類相召”, 故脾虛內濕多與外濕相合, 而成帶下之患。 《傅青主女科》有“帶下者俱是濕證”之論, 濕邪為有形之邪, 必使胞脈瘀阻, 清氣不升, 濁氣不降, 而致帶下綿綿不止, 經久難愈, 少腹疼痛, 久之化熱, 或累及他髒, 則帶有青、黃、赤、白、黑之變, 但總不外乎脾虛為本, 濕邪為標, 治療之法, 當首以健脾益氣, 使清陽上升, 濁氣下降, 濕有歸路則帶下可愈。
治療此症, 筆者多用五味異功散加減:黨參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