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穀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陰谷穴名解】

別名:腎經合穴。

1、陰穀。 陰, 陰性水濕也。 穀, 肉之大會也, 兩山所夾空隙也。 該穴名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匯合並形成大範圍的水濕雲氣常本穴物質為築賓穴傳來的水濕之氣, 行至本穴後聚集為水濕雲氣, 水濕雲氣性寒冷, 故名。

2、腎經合。 合, 匯合也。 本穴為腎經的水濕之氣匯合之處, 故為腎經合穴。

3、本穴屬水。 屬水, 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 性寒冷, 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 故其屬水。

【陰穀穴的功能特性】

附注:腎經合穴, 屬水。

穴義: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匯合並形成大範圍的水濕雲氣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高濃度冷濕水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冷降歸於地部, 小部分吸熱後循腎經上行。

功能作用:除降濁氣。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或瀉之, 熱則水針或補之。

【陰穀穴位位置圖】

陰穀穴屬於足少陰腎經穴位圖, 陰谷穴位於人體腿部, 膕窩內側, 屈膝時, 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按摩陰穀穴位的作用】

緩解治療小便不利、陽痿、遺精、崩漏、帶下、疝氣、陰囊濕癢、膝痛、尿路感染等

【按摩陰穀穴的功效】

除降濁氣、益腎調經、理氣止痛。

【陰穀穴的取穴方法】

患者應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 陰谷穴位於膕窩內側, 屈膝時, 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大腿內側,

膝蓋關節內側5釐米左右上方的穴位)。

【陰穀穴的主治疾病】

陽痿, 疝痛, 月經不調, 崩漏, 小便難, 陰中痛, 癲狂, 膝股內側痛, 指壓該穴, 對於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 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陰谷穴的現代研究】

1、以雙手中指點按陰穀穴, 有酸麻脹痛感後, 令患者緩慢且大幅度活動頸部, 關提拿病變部位, 有較好療效。

2、據報導, 針刺陰穀穴, 可引起膀胱的收縮。 另有針刺陰穀的利尿作用與照海相似, 對健康人平均排尿量有所增加。

3、對腸道的作用, 據報導針刺陰谷、公孫、足三裡, 主要抑制腸液分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