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經常可以發現孩子會有營養不良的情況, 平時的飲食都是很有營養的, 可孩子的營養還是跟不上, 這是為什麼呢?營養不良的症狀有很多, 我們要根據孩子營養不良的具體情況, 選擇正確合理的飲食, 那麼營養不良吃什麼?
孩子一直是在不斷的生長, 所以家長要幫助他們補充足夠營養, 但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不可盲目的補充, 究竟孩子營養不良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出現營養不良怎麼辦
1、強調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中營養比較全面, 但要注意讓乳母攝取充足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還可從寶寶出生後1-2周開始,
2、及時給嬰幼兒添加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輔助食品如蛋黃、肝泥、魚肝油製劑、蝦皮、菜末、果汁、米湯等。 1歲以上的寶寶, 應全面提高飲食品質, 每天固定攝食牛奶、雞蛋、豆腐、綠葉蔬菜、食糖以及主食。
3、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食用米粥、牛奶、雞肉、鴨肉、山楂等之類的食物。 飲食要以軟、爛、細為主, 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消化。
4、忌食, 為了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 寶寶要少吃豆類、花生、玉米等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 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膩、過甜的食物。 還要少用芝麻、芝麻油、蔥、薑和各種香氣濃郁的調味料。
以下是兩種食譜適合營養不良的寶寶食用
1、紅棗泥
食譜原料
紅棗100克。
製作方法
(1)將紅棗洗淨,
(2)去掉紅棗皮、核, 調勻即可餵食。
健康提示
紅棗是的營養有很多, 被譽為百果之王。 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18種氨基酸、礦物質, 其中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竟高達葡萄、蘋果的70~80倍。
維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 這兩種維生素對防癌和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
2、棗杏煲雞湯
食譜原料
雞500克, 栗子(鮮)200克, 杏仁5克, 棗(鮮)150克, 核桃100克。 調料:薑3克, 鹽3克。
製作方法
(1)杏仁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 取起去衣洗淨, 栗子肉放入滾水中煮5-10分鐘, 取起去衣洗淨, 未煲前, 仍浸于清水中。
(2)核桃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 撈起用清水洗一洗。 紅棗洗去核。
(3)雞切去腳洗淨, 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 取起洗淨。
(4)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內滾,
健康提示
益腎, 強筋骨, 增高;杏仁:杏仁不可與板栗、豬肉、小米同食;棗(鮮):棗忌與海鮮同食;核桃:核桃不能與野雞肉一起食用。
營養不良的症狀
1、情緒
大量研究資料顯示, 情緒不佳, 尤其發生異常變化時, 應疑其體內某些營養素已告缺乏。
(1)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
說明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 應多食用水產品、肉類、乳製品、畜禽血、蛋黃等高蛋白、高鐵食品。
(2)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
表示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 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3)固執任性、膽小怕事
多因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造成,
2、行為
寶寶的行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1)不愛交往、行為孤僻、動作笨拙
多為體內缺乏維生素C的結果, 在食譜中增加富含此種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蘋果、白菜與萵苣等是最佳的治療方法。
奧妙在於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楊酸鹽和維生素C可增強神經的資訊傳遞功能, 從而緩解或消除上述症狀。
(2)行為與年齡不相稱
較同齡孩子幼稚可笑。 表明氨基酸攝入不足, 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類、奶類、蛋類等勢在必行。
(3)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
這些常是缺鈣的信號, 應及時添加綠色蔬菜、乳製品、魚鬆、蝦皮等食品。
(4)喜吃紙屑、煤渣、泥土
此種行為稱為“異食癖”, 多與體內缺乏鐵、鋅、錳等礦物元素有關。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 相信大家對營養不良吃什麼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 希望今天小編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旦家中的孩子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症狀, 就要引起注意力, 趕緊從飲食上著手, 幫助他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