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中醫:分清虛實再施治

中醫方面, 痛經屬於痛症的範疇, 有虛實之分, 實者不通則痛, 虛者不榮而痛。 痛經與其他痛症的產生機理基本相似, 是由於各種病因使體內氣血運行不暢, 導致臟腑功能氣血失調、經脈不利而致局部產生疼痛。 痛症的關鍵是經脈不利, 氣血運行障礙, 痛經亦如此。

痛經的發生必須具備以下三因素之一:①痛因——誘發疾病的因素, 如情志因素、飲食生冷、感受外邪等;②素體——潛在因素(即體質偏虛、實、寒、熱), 在發病上是一個重要因素, 即個體易感性;③經期特定的生理環境——內在條件, 此時機體易虛易實。

為什麼有人在經前痛,

有人在經期痛, 有人在經後痛呢?因為痛經的發作有虛實之分, 一般認為:實性痛經是經期或經期前後血海氣實血盛, 從而易生淤滯, 因此不通則痛, 一待經水溢泄之後便淤去痛減。 虛性痛經則是經期、經後血海正虛, 使得胞脈更失濡養, 因此不榮而痛, 而經後血海漸複, 疼痛漸解。 這就是痛經為什麼可以隨經期結束而自行緩退的原因。

中醫治療痛經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首先從以下三個方面辨證:①時間。 經前屬實證, 為氣滯、血淤;經後屬虛證, 為血虛、氣虛。 ②部位。 少腹兩側屬肝, 中間(小腹)屬腎, 滿下腹屬脾。 ③性質。 腹呈冷痛, 得熱痛減屬寒;腹痛喜涼, 得熱痛增屬熱;腹痛綿綿喜按屬虛;痛則拒按, 劇痛屬實;脹甚於痛, 屬氣滯;痛甚於脹,

如針刺樣屬血淤。

按照不同的臨床表現, 可分為五個證型治療:

氣滯血淤型 常見於經前期緊張症, 經前、經期小腹脹痛, 拒按, 血塊排出後痛減, 經後痛消。 經量少而不暢。

治則:理氣化淤止痛。 氣滯用逍遙散;血淤用桃紅四物湯。

寒凝胞中型 見於素體虛寒者, 常於經期或經後小腹疼痛, 喜按, 得熱痛減。 經量少而黯淡。

治則:溫經暖宮, 調血止痛。 方用溫經湯、當歸芍藥湯。

濕熱下注型 常見於慢性盆腔炎患者, 平時腹痛綿綿, 帶下增多, 色黃。 經來小腹疼痛加劇, 拒按, 有灼熱感。 經色黯而質稠。

治則:清熱除濕、化淤止痛。 方用清熱調血湯。

氣血虛弱型 見於素體偏虛、寒者, 經來小腹隱隱作痛, 喜揉按, 月經量少, 色淡。

治則:益氣補血止痛。

方用聖愈湯。

肝腎虛損型 見於素體偏虛者, 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 經少質薄。

治則:益腎養肝止痛。 方用益腎調經湯。

有些患者在吃中藥後痛經不愈反倒加重了, 主要原因是沒有對症用藥。 中醫的治療精髓是辨證論治, 不管哪種病證, 離開辨證論治就無法治好病, 所以不能 隨便用藥, 否則只會延誤病情, 對身體康復無益。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