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目前還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大敵。 擔負著克服癌症重任的則是基於半導體微加工技術的DNA晶片。
癌症至今未被消滅, 是因為癌症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的緣故。 目前已經發現致癌基因多達數百個。 而且並不是單純抑制基因活動就能抑制癌症發病。 比方說, 癌症的發病與活性氧和食物中的致癌物有關, 但這些又與人類生存必需的氧氣和食物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 抑制致癌基因的活動有可能影響到人類生命活動的正常部分, 這些就表現為副作用。
於是就有了一種假設:遏制癌症的發病必須同時控制多個基因,
如果這個假設正確, 那麼DNA晶片將成為調查病人基因模式的“唯一手段”(名古屋大學教授馬場嘉信)。 特別是, 如果發揮日本以半導體為首的製造技術, “很可能實現可靠性、定量性優異的DNA晶片”(馬場)。
不過, 令人頭疼的是“同時精通工學和醫學的兩用人才短缺”(馬場)。
DNA晶片是日本能夠取勝的技術領域。 其應用範圍能覆蓋全人類, 因此, 只要控制這一領域, 產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日本半導體廠商和電子廠商不妨向這一領域全面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