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腳氣五個“聚集地” 綠茶可治療

足癬俗稱腳氣、香港腳, 是由真菌引起的傳染性腳部皮膚病, 容易反復發作。 從長期臨床治療效果看, 治療腳氣一個療程至少要4周左右。 這是因為殺死真菌後, 還會有部分真菌殘留, 新的皮膚組織長好需要至少4周左右的時間, 如果真菌剛被殺死就停藥, 容易在新皮膚組織上寄生, 導致復發。 如果是更複雜一點, 像角質增生比較厚的老腳氣, 治療時間應加長, 必要時還應用些口服藥。

腳氣防治, 重要的是做好腳部清潔衛生, 每天要用溫水洗腳, 穿透氣性好的鞋襪, 並保持鞋襪乾燥。 家裡有一人患了腳氣,

要徹底治癒, 以免傳給家人。

腳氣的類型有哪幾種

浸漬糜爛型腳氣

浸漬糜爛型腳氣主要表現為第三和第四趾間, 也有波及全趾間皮膚, 部分趾間皮膚皸裂, 有時露出紅色糜爛面, 有臭味, 可引起丹毒、癬菌病等合併症。

趾間糜爛、角質層浸漬發白是浸漬糜爛型腳氣最顯著的特點, 多見於腳部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

水皰型腳氣:

水皰型腳氣的症狀為水皰壁不易被穿破, 周圍皮膚無紅暈。 如果不繼發細菌感染, 數天后皰液可自行吸收。 水皰破裂後形成環狀脫屑, 皮損繼續向四周擴大。 如果繼發細菌感染, 則皰周出現紅暈, 皰液化膿變渾濁, 皰壁潰破後局部出現糜爛或腫脹。

此時, 如果用藥不當炎症得不到及時控制,

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腳氣的併發症。 水皰型腳氣往往劇癢難忍, 有時需將水皰抓破才能緩解。

角化過度型腳氣:

角化過度型腳氣為腳跟、腳蹠或腳緣皮膚粗厚、皮膚紋理增寬加深, 易發生皸裂, 可因皸裂致出血及疼痛。 角化過度型腳氣的特點為角質增厚、脫屑、乾燥, 累及整個為掌蹠甚至向腳背蔓延, 雙腳對稱發病。

警惕踏入腳氣五個“聚集地”

警惕一:鞋櫃“滋生”

家中的鞋櫃看似乾燥、衛生。 但殊不知, 長期擱置髒鞋與陰暗不通風的環境, 使得鞋櫃成為腳氣病菌的最大聚集地。 如此, 即便是乾淨的鞋子也極可能被“污染”, 如果是久置的鞋子就更加可想而知。

警惕二:賽場“偷襲”

體育盛會, 精彩紛呈。 無論是奔走在各大賽場之間,

還是約上三倆好球友上賽場過一把癮, 我們都免不了踩上一雙厚厚的運動鞋, 加之天氣的高溫高濕, 雙腳始終浸泡在潮熱的環境, 真菌“偷襲”在所難免。

警惕三:游泳館“埋伏”

炎炎夏日, 游泳無疑是人們最為鍾情的運動。 然需注意的是, 游泳池的地板、公共拖鞋上都存有大量的絲狀真菌;與此同時, 游泳池人滿為患、水質不潔等原因也為細菌的流竄提供了溫床。

警惕四:旅店“染指”

暑假旅遊, 下榻賓館。 客房內毛巾、床單、拖鞋等一應俱全。 但若消毒不徹底, 這些用品便極可能殘留了不少致病菌, 讓你在不留神間“染指”真菌。 所以, 想要預防腳氣檢查一下這些臨時用具吧。

警惕五:餐廳“誘發”

美食向來讓人無法抗拒。

近年來, 吃辣更成為人們的喜好。 辣椒、生薑、蔥、蒜等食材雖然能讓菜肴吃起來美味過癮, 但它們也是造成足部多汗、易發腳氣的一大誘因。

中醫8個絕好小秘方治腳氣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 下文提供的治療腳氣的8個小秘方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 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 塗於患處。 隨配隨用, 輕者1次, 重者2次至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 即可治好腳氣。

4、夏天腳癬犯了, 可將患腳洗淨揩幹, 再用風油精塗搽患處, 每天1次至2次, 一般數次便可見效。

5、取香煙灰撤在腳趾濕癢處, 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腳氣, 可用牙膏塗搽, 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 具有抑菌作用, 尤其對治療香港腳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 加開水2000克浸泡, 每天用此水擦洗腳、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 有顯著療效。

溫馨提示:持良好足部衛生以減低細菌滋生是個好開始: 每天最少一次以暖和的水及溫和的肥皂浸泡和沖洗雙足。 例如, 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於回家脫下鞋襪後, 隨即清洗雙足, 清洗後要徹底抹幹雙足, 尤其趾與趾之間的位置, 減少汗水和過多的濕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