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洗澡, 烏龜跌到, 小心跳蚤, 好多泡泡;我愛洗澡, 皮膚好好, 帶上浴帽, 唱唱跳跳”, 這是範曉萱1998年發表的《自我萱言》專輯中的一首歌, 至今被傳唱。 每次洗澡就會不由自主哼起這首歌, 是寶媽給寶寶洗澡的“幫手”之一。
今天不是普及如何給寶寶洗澡, 而是普及洗澡之前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不管是老人小孩, 男生女生, 還是上班族、自由職業者, 都有必要瞭解, 為你愛的那個她收藏。
洗澡不能做的事,你遵守了幾個?
洗澡不空腹
俗話說“飽不洗頭, 餓不洗澡”, 空腹洗澡容易發生低血糖。 空腹時, 人的血糖本來就很低,
洗澡不飽腹
很多人吃過晚飯就會立刻洗澡, 特別一些加班族, 下班回家已經很晚, 匆匆忙忙吃過晚飯, 趕緊洗漱完畢躺在床上。 剛吃飽, 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為消化食物做好準備, 這時候洗澡, 血流量增加, 血管肌肉會擴張, 集中在胃部的血液就會流向全身, 從而影響消化吸收, 間接傷害了胃。 為了保護自己的胃, 飯後還是不要立刻洗澡了。
洗澡拒絕水溫過高
洗澡時熱水直接灑在身上, 溫度太高會對皮膚表層產生不利影響, 燙傷皮膚, 影響健康。 可以提前用手感覺,
水溫過高皮膚血管擴張, 容易導致心臟缺血缺氧, 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昏迷或猝死。
那麼, 水溫多少適合洗澡呢?夏天洗澡建議溫度在24~30度, 冬天洗澡建議在35~40度。 冬季和夏季洗澡水溫還是有差別的。
洗澡不久泡
洗澡時間15~30分鐘標準, 時間太長皮膚表面會脫水, 容易使人疲勞, 身體的細胞會張開, 為細菌的侵入提供了條件, 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喜歡泡澡的小夥伴們注意了, 千萬別再賴著浴缸不肯出來了, 小心免疫力降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