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川崎病有何表現特徵 四大異常現象家長莫大意

近幾年川崎病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多, 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許多家長們對川崎病並不怎麼瞭解, 往往只是認為小病, 從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由於川崎病病因不清, 可能與感染、免疫反應、環境污染、藥物、化學製劑等有關, 病變可累及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可侵犯全身多個系統, 使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嚴重的是冠狀動脈病變, 常為致死主要原因, 那麼, 川崎病有哪些表現症狀呢?

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

發熱, 呈稽留熱或弛張熱, 持續1~2周。

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

皮膚粘膜表現:軀幹部多形性蕁麻疹樣、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

無水皰或結癡。 四肢末端病初呈實性腫脹和恢復期指端膜狀脫皮, 此為川崎病特徵。

雙眼結膜充血, 無膿性分泌物和流淚、口唇乾燥潮紅、皸裂、楊梅舌, 口腔及咽部粘膜彌漫性發紅而無潰瘍及偽膜形成。

一旦發現兒童患有川崎病後, 家長就應儘快採取下列措施進行治療:

多數情況下本病為自限性疾病。 急性發熱期可用阿司匹林80~150mg/kg, 分4次口服;按血藥濃度20~25mg/dl調整劑量。 發熱期過後可減少劑量5~10mg/kg, 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能減緩冠狀動脈瘤發生和防止血栓形成。 治療中應經常進行心電圖檢查和二維超聲心動圖追蹤, 必要可做冠狀動脈造影。 阿司匹林療程根據臨床病程而定, 一般宜服數月;如有冠狀動脈瘤發生,

則治療應持續至冠狀動脈瘤消退。

有發生冠狀動脈瘤的高危病人, 在應用阿司匹林的同時, 尚可予γ-球蛋白每日40mg/kg, 連續5日。 與單用阿司匹林相比, γ-球蛋白能顯著減輕冠狀動脈病變。

對腎上腺皮激素的應用尚有爭議。 有人認它能促進動脈瘤形成;但也有報導在發病早期應用衝擊量糖皮質激素能防止冠狀動脈瘤發生。

少數冠狀動脈瘤較大而不能退縮者需作冠狀動脈旁路手術。

兒童在患上川崎病後, 除了要配合治療外, 在飲食上也應注意以下事項:

患兒營養不足與機體代謝和消耗增多有密切關。 要加強消化道管理, 多食用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主張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 如雞蛋糕、果汁飲料、豆漿等。

避免食用生、硬、過熱、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急性發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為主, 必要時補充營養物質如脂肪乳、氨基酸, 保證有足夠營養進入, 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