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薑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材, 大薑味道辛辣, 可以去除腥味, 可以作為配料進行醃制肉食和炒菜, 味道都非常香, 大薑味道辛辣生吃有非常辛辣的味道, 可以去除人體內部的寒氣, 還可以緩解傷風或是感冒的功效, 對人體非常好, 那麼大薑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 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 特別對於魚蟹毒, 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 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 急以姜湯飲之,
外感風寒, 頭病發熱, 或淋雨, 寒冷腹離等:
生薑30克切細, 加紅糖, 以開水沖泡, 或煮一沸, 趁熱飲後, 蓋被臥床, 出汗好愈(如加蔥白效果更佳)。
支管氣哮喘:
生薑30克切細, 搗爛絞汁, 同白芥子9克, 加燒酒研和如糊, 以紗布包裹棉球蘸藥糊, 擦試肺俞、大椎、膻中3個穴位, 每穴擦試10分鐘, 以局部灼熱覺為度。 或以紗布二層, 剪似棋子大小, 沾藥液貼於這三個穴位1小時左右, 則取去, 以不起泡為度。
食物中毒, 如吃魚鱉中毒引起的腹痛、嘔吐、下痢等:
生薑、紫蘇葉各30克, 水煎加紅糖適量, 一日2次分服。
慢性胃炎、胃痛、嘔吐粘液或吐清水:
生薑、桔子皮各12克, 水煎, 一日2~3次分服, 有止痛止嘔之效。
跌打傷, 扭傷, 腰肌勞損, 腰痛, 肢體關節拓,
生薑、芋頭等量, 芋頭削皮切碎, 搗爛如泥, 生薑搗爛絞汁, 同攪拌, 再加入適量麵粉, 攪如糊狀, 依患部大小攤於布上貼患部(如在冬季宜加溫後貼), 一日更換2次。 此藥效果很好, 屢獲著效。 注意此藥須臨時配, 當天使用。 我們稱之薑芋糊", 有人叫"盲糊腸"。 據說, 貼於急性闌尾炎患部, 還能退熱, 對血象也有改變。 值得推廣和進一步研究。
骨結核未潰時:
多量生薑(或乾薑)切碎, 加水煮沸, 用毛巾浸入其中, 絞至半幹, 趁熱燙患部, 冷即換, 可以兩塊毛巾交換熱熨, 至局部發赤為度, 一日1次。 有堅持持續燙治, 因而治癒之例。
風寒骨離, 關節疼痛, 患部冷感:
生薑、蔥白等量切細, 共搗爛,
誤食生半夏或生男星、生野芋、魔芋等發生中毒, 口舌發麻時:
急速嚼食生薑, 可緩解。
老人慢性咳嗽:
生薑搗汁半匙, 怡糖1匙, 沸開水沖服, 一日2~3次。
以上文章中所講述的就是大薑藥用價值有哪些的詳細介紹, 大薑味道辛辣可以作為配料來烹飪各種菜類, 大薑具有去除腥味的功能可以直接用來醃制肉食, 令肉食發揮最美味的味道, 常吃大薑對身體非常有好處, 可以祛寒除濕, 對中老年人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大薑還可以熬製成姜水可以治療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