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飲食指導原則包括個體化原則和具體化原則。
個體化原則:通常不伴有其他明顯慢性病的單純帕金森病患者早餐及午餐宜採用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
而晚餐宜採用高蛋白質飲食。
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則需針對性地選擇限制糖或脂肪的飲食。
具體化原則:即使是同一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病程階段所具體選擇的膳食類型也不相同。
早期或輕度帕金森病患者選擇普通飯或軟飯,
中期或中度患者宜用軟飯或半流質,
而晚期或重度患者則需用管飼飲食。
飲食特點通常老年人基礎代謝降低、活動減少,
對總能量的需求逐漸下降。
然而帕金森病患者因靜息耗能(restenergyexpenditure)增加,
所需能量常稍高於同年齡段的正常人,
尤其有異動症表現的帕金森病患者,
每日所需的能量相當於從事中等體力勞動人所需的能量。
但需要說明的是,
由於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的日常活動顯著減少,
所以,
部分患者日常總耗能(dailyenergyexpenditure)並不比正常人高,
甚至低於正常人。
對單純帕金森病患者一般提倡高糖、高脂飲食,
能量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
通常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供能比例應維持在4~5:1,
與正常人基本相當。
膳食中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需要強調的是所謂的“高糖、高脂飲食”並非無節制的攝入糖、脂,
而是有限制的。
正常人(老年人)脂肪供能約占總熱量的20%~25%,
碳水化合物約占55%,
而帕金森病患者脂肪供能約占總熱量的30%,
碳水化合物約占60%,
較正常人稍高,
一旦超出這一比例則會產生副作用。
一些研究發現過多的糖類(尤其是單糖和雙糖)和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攝入會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病率,
並且對疾病的治療也無益’。
因此,
應合理搭配帕金森病患者的膳食。
碳水化合物(糖類):葡萄糖是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
糖類攝入太少,
必然會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而高蛋白飲食會嚴重干擾抗帕金森病藥物的吸收。
因此,
帕金森病患者可多食用米、面等主食,
粗糧、雜糧以及薯類食物如紅薯、白薯、山藥等。
蛋白質:蛋白質的供給需維持正氮平衡,
以補充優質蛋白為主,
每日供給量應控制在0.8g/kg體重。
可選擇蛋、魚、蝦、瘦肉類(如豬肉、牛肉、禽肉)、牛奶等。
如前所述,
高蛋白質飲食不利於抗帕金森病藥物吸收,
因此高蛋白質食物宜在晚餐供給。
脂肪:脂肪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膽固醇攝入量應低於每日300mg,
但不需過分限食。
植物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但攝入過多植物油的同時未攝入足夠的抗氧化劑,
可誘發脂質過氧化作用,
造成組織細胞損害,
可能會加快帕金森病的進展。
可根據情況選擇茶籽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等。
維生素和礦物質:帕金森病患者易發生B族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B6可增強外周脫羧酶(aromaticL—aminoaciddecarboxylase,
AADC)的作用,
降低左旋多巴的療效。
但目前加帶AADC抑制劑複合製劑的出現使B6的使用不再受限。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在帕金森病發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來抗氧化應激學說及抗氧化飲食的提出。
目前認為維生素E、維生素c及B.胡蘿蔔素以及輔酶Q(Ubiquinone,
QI9)等是天然的抗氧化藥物,
大量的研究表明長期使用維生素E以及QI9可降低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及提高療效,
而對於維生素c及B一胡蘿蔔素的保護作用還存在爭議,
需進一步研究。
鈣攝入量應在1000~1500mg/d,
並應同時適量攝入維生素D,
可以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當由於某些原因不能從食物中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時,
可考慮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複合製劑。
蔬菜和水果: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以及促進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
帕金森病患者每日膳食纖維的推薦攝入量為30~35g。
一些特殊蔬菜如蠶豆等可經常食用。
早在1913年,
瑞士藥物化學家Guggenheim就發現在蠶豆等莢果類植物中含有大量天然的左旋多巴(1evodopa,
L—dopa)。
現在的研究發現,
在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中加入蠶豆,
可使患者血漿中L.dopa的濃度增高,
改善“開一關”現象,
減輕異動症的症狀,
但其確切的機制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3]。
另外,
瓜子、杏仁、黑芝麻等富含酪氨酸,
可能能促進L—dopa合成,
對患者有益。
綠茶和咖啡:目前的研究發現以茶多酚為代表的綠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應激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活性和多巴胺轉運體(dopaminetransporter,
DAT)再攝取、抗凋亡等作用¨。
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對人體也具有廣泛的藥理學作用。研究發現咖啡因具有拮抗帕金森病相關神經毒素一l一甲基4一苯基一l,2,3,6.四氫吡啶(1一methyl一4一phenyl一1,2,3,6一tet—rahydropyridine,MPTP),減少DAT丟失,阻斷腺苷受體(adenosineA2Areceptor,A2Areceptors),增加多巴胺能神經傳遞,刺激多巴胺釋放等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長期飲用綠茶和咖啡可明顯降低帕金森病的發病率。
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對人體也具有廣泛的藥理學作用。研究發現咖啡因具有拮抗帕金森病相關神經毒素一l一甲基4一苯基一l,2,3,6.四氫吡啶(1一methyl一4一phenyl一1,2,3,6一tet—rahydropyridine,MPTP),減少DAT丟失,阻斷腺苷受體(adenosineA2Areceptor,A2Areceptors),增加多巴胺能神經傳遞,刺激多巴胺釋放等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長期飲用綠茶和咖啡可明顯降低帕金森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