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在初期由於症狀不顯, 很難被人察覺, 因此很多人以為自己並沒有痔瘡。 專家告訴大家, 其實如果平時生活方式不健康, 是有極高的可能性會出現痔瘡的。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飲食生活沒規律之外, 排便、久坐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地方, 而其中排便問題是重中之重。 據經臨床證明, 每天超過3分鐘的蹲廁時間, 就能導致痔瘡的形成, 輕重也由時間長短決定。 所以, 蹲廁時間較長的人, 大部分是大便乾燥者, 應儘早調節飲食或進行藥物治療, 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蹲廁時間過長, 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 瘀血就會形成靜脈團(醫學稱為痔瘡)。 有的人蹲廁排便時愛看報紙, 不衛生不說, 若看到情節精彩之處, 便排空了也不起來, 長此以往自然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 誘發痔瘡。
專家建議大家, 要預防痔瘡出現首先從排便問題入手。 目前, 痔瘡的最佳預防辦法是:
1、每次排便超過3分鐘的, 應逐步控制在3分鐘以內(若控制在1分鐘以內, 一二期痔瘡可自行康復)。
2、司機、孕婦和坐班人員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動作。
3、習慣性大便乾燥者, 在每天晚飯後(隔一小時)生吃白菜心三至五兩。
4、便後不能及時洗浴的, 蹲廁起身前, 可用較柔軟的多層(2×4釐米)衛生紙夾在肛門處(半小時後取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