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我們人體內部最為重要的一個器官之一。 它的作用是推動血液流動, 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來提供足夠的養分。 所以保護心臟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健身如何保護心臟, 該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健身與保護心臟的相關知識吧。
健身強體保護心臟小動作
1、按按耳門防耳鳴
耳門的旁邊有耳門, 聽宮, 聽會穴。 是比較重要的3個穴位。
平時, 我們可以將兩手掌同時緊壓左右耳門, 以出現酸脹感為度, 持續5~6分鐘為宜。
此方法具有清竅開利,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和營養代謝,
在按壓耳門的時候, 用手敲擊後腦勺, 可以防治頭痛, 頭暈等等。
2、抵壓上齶促消化
吃完飯並用清水漱口後, 保持坐位, 用舌尖抵壓上齶數次, 使唾液分泌增加, 然後將唾液緩慢咽下。
這樣既能促進消化功能, 還能改善中風後遺症等引起的吞咽困難。
3、屏氣呼吸助健康
傍晚時分,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 然後用鼻子深吸一口氣屏住, 再慢慢吐出, 休息2分鐘後, 再重複此動作5~6次。
這也是一個中醫辦法, 可以調節人體功能, 改善呼吸。
4、背部保暖抵風邪
背部是風寒病邪容易侵犯機體的常見部位之一, 在天涼時候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
當背部發僵、發緊, 甚至有酸脹痛感覺, 說明背部受涼。
在添加衣物的同時,
5、擴胸運動護心肺
兩拳緊握, 兩側上肢同時向外、向後伸開, 連續做15次左右為一個過程, 每天重複3~4次。
還有一種方法, 將手掌伸開, 五指合攏, 從兩脅往胸口擦去, 以擦拭部位感到發熱為度, 既能保護胸壁肌肉, 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6、點按足底強整體
現代全息理論認為, 足是人體的整體反映, 通過足部刺激可增強人體功能。
如點按足底湧泉穴(位於足掌心, 當第二蹠骨間隙中點凹陷處), 可防治高血壓、便秘、咽喉腫痛等。
點掐阿氏穴(大腳趾甲旁外側約3毫米處)可以預防頸椎病, 這幾個動作都是以酸脹痛為度。
適量健身運動很重要
在健身運動過程中保持適中的健身運動量很重要, 衡量方法有以下幾點:
1、健身運動適量出汗
過程中稍稍出汗, 輕度呼吸加快, 但不影響正常對話。
2、健身運動後心率正常
結束後, 心率可在5到10分鐘之內恢復到正常。
3、健身運動後身體輕鬆愉快
沒有持續的疲勞感或者其他不適感, 即便出現疲乏倦怠或肌肉酸痛, 也可在短時間內消失。
4、健身運動後食欲和睡眠良好
如果健身運動後, 休息10-20分鐘心率仍不能恢復正常, 出現疲勞、心慌、食欲減退、睡眠不佳等情況, 則為健身運動量過大, 應該酌情減少健身運動量。
反之在健身運動中可以自如唱歌, 健身運動後身體無發熱感、沒有出汗, 心率無變化或者在2分鐘內迅速恢復,
隨時隨地有氧健身運動
忙碌的生活, 很多人都將健身運動的希望寄託於健身房, 但往往收效甚微。
有專家建議, 健身運動應該隨時隨地, 融入到生活中。
他推薦以下幾種“心”愛的有氧健身運動:最方便易行的如散步、快步走、慢跑;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跳繩、騎自行車、游泳等健身運動。
不適宜劇烈健身運動的人群可選擇太極拳、普拉提、瑜伽等較為舒緩的方式。
健身運動注意事項
健身運動時應穿著寬鬆、舒適、透氣的衣服和健身運動鞋;飯後不適宜做劇烈健身運動;天氣炎熱時減少健身運動量、注意補充水分, 天氣寒冷則需防寒保暖。
健身運動過後不宜馬上洗冷水浴或熱水浴,
結語:看完了上面的文章, 想必大家對於保護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