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存在已有很長的歷史, 而且對人類的危害也相當大, 僅在上世紀中, 流感就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 自1932年英國Smith等發現人類流感病毒後, 全球於1957年、1968年和1977年發生的3次流感大流行均始于亞洲。 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感流行, 每年約5億人罹患流感, 因流感併發症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
自流感病毒發現以來, 流感病毒的命名不斷得到完善。 根據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公佈, 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 分甲1型、甲3型、乙型3型。 甲1、甲3型流感病毒在電鏡下呈球形, 乙型流感病毒呈六面體。 甲1、甲3型流感病毒都具有表面抗原變異的特性。
流感傳染性強, 流行廣泛, 傳播迅速, 易引起流行。 人類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流感的臨床症狀包括畏寒、高熱、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 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淚、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少數病例有食欲減退以及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流感的併發症包括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心疾病的惡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等。
患了流感應儘早進行抗病毒治療。 目前治療流感的主要抗病毒藥物是離子通道M2阻滯劑(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其中M2阻滯劑只對甲1型流感有效,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1、甲3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對流感的預防除了要增強體質、增加營養、注意衛生、勤洗手、室內保持通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