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摔倒了,是扶還是不扶?

孩子跌倒了, 父母會怎麼辦?扶, 擔心產生依賴、太嬌氣;不扶, 又擔心會不會摔傷了, 會不會因此變得冷漠, 兩邊都難選擇。 其實, 扶與不扶都有合適的做法。  
“扶”字派 
有時候孩子摔得並不嚴重, 平常會自己站起來, 可這一次偏偏可憐巴巴地看著媽媽。 這可能是在向媽媽暗示:現在我需要媽媽對我有個關心的表示, 我要媽媽愛我一下。 根據情況, 媽媽可以溫柔地詢問一下:“要媽媽幫忙嗎?”如果孩子需要媽媽幫忙, 就會把手伸給你。 媽媽把孩子抱起來, 親一親, 讓孩子在懷裡撒個嬌, 就像給孩子的情感“加點油”。

如果孩子確實摔得比較疼, 或者出了一點血, 家長一定要趕快過去充滿關懷地把孩子抱起來安慰。 如果這時家長態度冷漠、嚴肅, 堅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疼痛和流血帶給孩子的驚嚇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 當孩子因為疼痛而哭的時候, 一定不要嚴厲制止。 哭對孩子有特殊意義, 可以緩解緊張、釋放負面情緒, 不許孩子哭, 就是壓抑孩子的正常的情感表達。 冷漠可能就因此而來。
不扶派
稱職的父母應該是敏感的, 善於觀察的。 當孩子跌倒時, 如果並不嚴重———比如在家裡木地板上、地墊上、泥土地上摔倒, 家長應該不動聲色, 觀察一下。 大驚小怪地“哎呦”一聲, 孩子可能就哭起來了———其實本身並不疼, 是被家長的反應嚇哭的。 學步期的孩子最容易跌倒,
由於充滿了探索的迫切精神, 如果家長素來對小磕小碰泰然處之, 孩子多半會自己爬起來接著玩。 這時, 家長連一句“自己站起來”都不用說。 有時候家長覺得孩子依賴性強, 摔倒了習慣性地等著媽媽抱起來, 希望有所改觀, 的確可以蹲在他身邊, 溫柔地堅持:“寶寶, 自己站起來, 來吧, 到媽媽懷裡來。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