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肝性腦病由慢性肝病引起, 小部分病例見於重症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急性藥物性肝炎和急性毒蕈中毒等。 少見的病例尚有原發性肝癌和急性妊娠期脂肪肝等。
肝性腦病患者體內代謝嚴重紊亂, 肝性腦病時血氨和腦內氨含量都上升肝硬化氨中毒是一重要病因。
膳食治療原則
1、肝性腦病病人的膳食治療原則是控制總能量和蛋白質, 減少體內代謝產氨。 能量供應應適當控制, 每日供給6.7MJ(1600kcal)為宜。 飲食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應占總能量的75%。 昏迷不能進食時, 若無食道靜脈曲張者,
2、對於昏迷患者每日蛋白質供給量控制在0.5g/kg/人左右, 以後每隔2~3d調整一次供給量, 但最大限量不超過1g/kg/人。 若有血氨增加同時又有神經系統症狀者, 在2~3d內不宜給予動物蛋白質, 以後從0.2~0.3g/kg/人開始供給, 每隔2~3d調整一次。 對患有腎功能不全或肝腎綜合症的患者, 應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特別是動物性蛋白。
3、膳食中脂肪量以每日30~40g為宜, 為防止供給熱能不足, 可採用脂肪乳化劑, 既可提高能量, 同時也可預防腹瀉。
4、維生素供給應充足, 尤其是維生素C的供給量應更多一些, 以利解毒。 低蛋白飲食常會導致鈣、鐵、維生素B2、維生素K等缺乏,
5、水和鹽的供給視有無腹水和水腫而定, 若伴有腹水或水腫者, 應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 並需限制液體。
食物的選擇
宜用食物
1、對能進食者供給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選葡萄糖、米湯、藕粉、果汁、果醬、果凍等, 以及細糧和纖維少的水果。 豆製品含豐富的亮氨酸、異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 為肝性腦病病人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牛乳蛋白質產氨較少, 在病情好轉時可適量逐漸增加。 要注意電解質的變化, 糾正電解質紊亂。
2、肝昏迷前驅期, 宜選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鹽、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質飲食或流質飲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質飲食:能量6.7MJ(1600kcal), 蛋白質30g, 脂肪30g, 碳水化物300~320g, 食鹽1~2g, 銅3mg, 鋅15mg。 微量元素不足者可應用相應的營養素補充劑補充。
4、肝昏迷鼻飼流質飲食:能量5.9~6.3MJ(1400~1500kcal), 蛋白質20g, 脂肪30g, 碳水化合物280g, 食鹽1~2g, 銅3mg, 鋅15mg。
不宜用食物:肉類、蛋類等蛋白質產氨較多, 不宜供給。
食譜舉例
肝性腦病鼻飼流質食譜(一日六餐)
早餐:過籮10%甜濃米湯1杯(粳米30g, 葡萄糖30g, 花生油6ml, 食鹽0.5g, 米東加至300ml)。 點心:牛奶1杯(維生素AD奶250ml, 葡萄糖30g, 開水加至300ml)
午餐:大白菜葉健兒粉勻漿液1杯(大白菜葉泥汁50g, 健兒粉20g, 花生油6ml, 食鹽0.5g, 用開水製成300ml)。 點心:蜂蜜水1杯(蜂蜜100g, 葡萄糖20g, 開水加至300ml)
晚餐:甜豆漿1杯(豆漿250ml, 葡萄糖25g, 開水加至300ml)
點心過籮10%甜濃米湯1杯(粳米30g,
引自《現代臨床營養學》, 陳仁淳, 1996
肝性腦病少渣流質食譜(一日五餐)
早餐:牛奶1碗(鮮牛奶220ml, 白糖10g), 饅頭1只(富強粉50g), 蘋果醬15g。 點心:藕粉糊1碗(藕粉20g, 白糖15g), 甜麵包1只(富強粉50g)
午餐:大米粥1碗(粳米50g), 饅頭1只(富強粉50g), 炒黃瓜片(黃瓜100g, 豆油10ml, 鹽1g)。 點心:番茄1只(去皮番茄100g, 白糖10g)
晚餐煮掛麵1碗(富強粉細掛麵100g, 豆腐乾絲50g, 土豆絲50g, 豆油10ml, 鹽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