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約100克, 將大減少患中風的危險, 因香蕉含豐富的鉀。 鉀對神經脈衝的傳遞, 細胞中營養物質 的吸收及廢物的排出, 都起重要作用。
2、土豆
土豆既可作主食,又可當蔬菜,每100克土豆中含鉀308毫克、維生素c40毫克。 中醫認為, 土豆具有和中養胃、健脾利濕、降糖降脂、寬腸 通便的作用, 每天吃一次土豆約50克, 可使中風機會下降32%。 身體缺鉀的人, 精神易緊張, 使腦中風症的發病率增加。
3、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於人體吸收的多種營養物質外, 還含有特定的名為吡咯喹苯醌的營養物質,
4、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 血液中維生素c水準高的人, 患中風的概率較低。 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較低的人, 患中風的危險性比正常人要高48% ~67.5%。 因此提倡每天要食用富含維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50~150克, 如鮮毛豆、苤藍、小水蘿蔔、蔥頭、大白菜、韭菜、木耳菜、苦瓜 、紅桔、橙、鮮棗、草莓、黑棗等。
5、常吃魚類
研究證實, 每天攝入100克魚類的人, 其冠心病、中風的病死率比不吃魚的人下降50%。 沙丁魚、鮐魚、青魚和深海魚類最好。
6、常喝牛奶、紅茶
每天喝500毫升牛奶的人, 中風發生率僅為3.7%, 而不喝者為7.9%;荷蘭人研究每天喝5杯紅茶者比每天少於3杯者中風發生率降低69%。
7、常飲蒜酒
常吃大蒜可使中風危險性下降40%;長期食用生大蒜者的主動脈彈性變好。 蒜酒不僅防中風, 還可治療腦血栓(1000克大蒜放入2000毫升白酒中, 14天后可飲用, 早晚各50毫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對1000人的調查顯示, 每天喝50毫升36℃白酒者, 中風發病率比不喝酒的人低50%。 啤酒、葡萄酒也有相似的效果, 而每日飲150毫升白酒者比適量飲酒者, 中風的發生率高8倍。
8、常吃富鉀食物
每天吃1~2支香蕉, 降壓藥物可減半, 而水煮香蕉皮的效果更好;每天攝取1個土豆也可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科學的飲食習慣必須長期堅持, 才能獲得理想的防病效果。
9、多食蔬果
水果和新鮮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果膠, 能降低膽固醇, 所以每日要有充足的水果和新鮮蔬菜。 富含鉀的蔬菜水果具有防中風作用;這是因為高鉀食物能調整細胞內鈉和鉀的比例, 減少了體內鈉水瀦留, 降低血容量, 從而使血壓降低, 防止出血性中風的發生。 富含高鉀的食物有菠菜, 番茄, 青蒜, 大蔥, 土豆及香蕉, 柑橘, 甜瓜, 柚子等。
10、攝取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飲食能明顯降低中風的發生率。 蛋白質中的甲硫氨酸和牛磺酸能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血壓的調節功能, 降低血壓, 改善血管的彈性, 促使鈉鹽從尿中排出。 長期食用高蛋白飲食能延緩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血管壁彈性降低, 使腦血管的反應性得到改善。
控制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脂肪食物尤其是動物脂肪, 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能使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 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因此, 應適當控制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肥肉等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
大米、白麵等含糖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可在體內轉變為甘油三酯, 使血脂升高;而長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所以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人亦應適量。
另外, 攝入過多的食鹽能使血壓增高、血小板功能亢進, 從而導致中風。 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高血壓病人每日攝鹽量以3-5克為宜。 切忌過多。
在應激性條件下保持冷靜的心態將有助於減少患中風的危險, 尤其是那些高血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