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這樣的病例, 某病人得了肛周膿腫卻以為是痔瘡, 當做痔瘡來治療。 沒想到非但沒治好, 卻更加嚴重了。 這個病例提醒了人們, 肛周膿腫和痔瘡並非是一種病, 切記不要將肛周膿腫當做痔瘡來治療。
肛周膿腫易被誤認為痔瘡
有些患者自以為是痔瘡, 擅自買藥治“痔”延誤治療。 由於肛周組織疏鬆, 極易使炎症擴散, 因此久拖不治, 必將使病變範圍越來越大, 嚴重者甚至從肛門爛到下腹側。
專家提醒, 患有長期腹瀉、炎性腸病等肛腸疾病或糖尿病、腫瘤等全身免疫性疾病, 容易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肛周膿腫早期症狀是肛門周圍出現小硬塊或腫塊, 疼痛、紅腫發熱等, 一般在1周左右可形成膿腫, 多見於20至40歲的男性。
確診後儘早手術治療
肛周膿腫一旦確診, 應及早手術治療。 如果不及時治療, 膿腫將向深部和周圍組織蔓延擴散, 病變加重, 甚至導致敗血症等。
專家認為, 患者不應依賴消炎藥或中藥膏藥而過分地採用保守治療, 切忌將膿腫自行刺破。 正確方法是應及早手術治療, 千萬不要因怕開刀、怕疼痛而“包膿養瘡”。 “任何疾病都是治療為輔, 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