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 穩定期肝硬化患者可在家休息或做些簡單工作。 但此時的肝硬化患者仍需要密切的關注病情的變化, 一旦遇到下列情況, 應及時入院治療, 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1、出血傾向。 肝硬化患者常有出血傾向, 一般消化道少量出血不易發現, 若化驗大便潛血陽性時, 意味著腸道出血在5毫升以上;若見到柏油樣便, 則表示其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 此時應入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
肝硬化患者中最終有1/3以上的人發生出血, 第一次出血死亡率達20%, 反復出血死亡率高達80%以上, 5年存活率只有35%。 故患者及家屬要高度重視。
2、神志改變及定向力、計算力障礙。 這些可能是發生肝昏迷的前兆, 患者可先出現情緒改變, 如異常興奮, 口齒含糊, 急躁易怒, 舉動失常, 多話, 失眠, 理解力、記憶力及計算力減退, 回答問題遲鈍或不準確, 精神恍惚, 嚴重者可出現精神錯亂, 表現不盡相同。 因此, 家屬應細心觀察, 發現異常及時送患者住院治療。 若進入昏迷期, 將加大治療難度。
3、肝功能惡化。 即使是肝硬化穩定期的患者也應定期化驗肝功能, 若出現黃疸或相對穩定的黃疸驟然加重, 提示肝細胞有新的破壞, 應及時入院治療。 若黃疸呈進行性升高, 並伴有消化道症狀, 如高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和尿少等時, 說明殘存的正常肝細胞又出現壞死。
4、頑固性腹脹。 腹脹也是肝硬化患者易出現的症狀之一。 如果調節飲食、服用助消化藥物, 腹脹不消反而進行性加重, 則是病情惡化的徵兆;若同時尿量減少, 提示要出現腹水或已有腹水會迅速增加。 此時要住院認真尋找誘因, 以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