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適補肝血, 少量飲酒
在飲食方面, 氣鬱體質的人比較適合柳丁、橘子、柚子、陳皮、洋蔥、絲瓜、包心菜、香菜、蘿蔔、檳榔、玫瑰花、茉莉花等食物, 而龍眼、紅棗、葡萄乾、蛋黃等可以補肝血。
氣鬱的人也會上火, 在清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不能太涼, 尤其是女性。 氣鬱體質的人也可以少量飲酒, 但是不能過度。
精神養生:學會發洩, 勿太敏感
過度思慮, 會使脾胃不運、消化不良, 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善太息(常歎氣)、大便不暢等。 痰濕、瘀血、氣虛、氣鬱體質的人, 最應注意避免。
氣鬱體質者最忌七情抑鬱持續不解, 經常鬱悶不開心。
人還是感覺“遲鈍”些好。 遲鈍在某種意義上說, 也是一種能力, 是-種心神保護能力。 鈍感有兩種:一種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人打小就平和“遲鈍”, 對諸如諷刺、嫉妒、不公等感覺較為遲鈍, 而在同樣的情況下, 很多人會拍案而起, 情緒激動;一種是後天修來的, 比如一個人遭受了很多的波析, 經歷了很多情感挫折以後, 看穿了一切, 很淡然, 鳳凰涅槃了。
要想讓自己的體質儘量向平和體質靠攏, 首先要把自己的心神情志調整好。
四季保養:春季為主, 舒展形體
氣鬱體質的四季保養, 和瘀血體質一樣, 也是以春季為主。 春季一定要舒展形體, 舒展自己的情緒, 春季是借助自然之力來改善血瘀、氣郁體質的黃金季節。
起居養生:多聽音樂, 多去旅遊
氣鬱體質的人可以聽一些歡快的、振奮的音樂, 使自己身心舒展。
多去旅遊, 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間, 人就不會鑽牛角尖, 就不會鬱悶,
性格的內向和外向沒有好壞之分, 如果內向的同時, 有一顆比較平和的心, 也可以長壽。 但是如果又內向, 又敏感, 又鬱悶, 又斤斤計較, 就非常不好了。 我建議這種人去做做瑜伽。 瑜伽有一個風吹樹式的動作, 兩隻手臂向上伸直, 兩手指交叉, 然後帶動身體向左側或者右側彎。 這個動作牽拉的身體側面是肝膽經的循行部位, 利於肝膽疏泄、氣機通暢。
藥物調治:逍遙越鞠, 枸杞當歸
補肝血一般都是用何首烏、阿膠、白芍、當歸、枸杞子等。 疏理肝氣的一般有香附子、佛手、香、柴胡、權殼等。 中成藥有逍遙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
經絡調養:膻中、中脘、神闕、氣海
氣鬱體質養生的主要經絡穴位有:
任脈 ― 擅中、中脘、神闕、氣海
心包經一一內關、間使
肝經一一曲泉、期門
膽經一一日月、陽陵泉
膀胱經一一肺俞、肝俞
方法:適合針灸, 但是須針灸醫師操作。 穴位按摩也可。
氣鬱體質的人,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 把兩隻手搓熱, 然後搓脅肋。 脅肋部是肝臟功能行使的通道。 搓著搓著, 就會覺得裡邊像灌了熱水一樣, 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