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產品容易腹瀉或者痛風的人, 能吃螃蟹嗎?
這兩類人群也是能吃螃蟹的, 但在吃前要先喝一碗溫熱的粗糧粥。 容易腹瀉的人一般脾胃虛寒, 而熱乎的粗糧粥能起到暖胃的作用。 雖然河蟹中的嘌呤含量也較高, 但粗糧粥中富含鉀, 能促進尿酸的排出。 另外提前喝粥會增加飽腹感, 這樣吃蟹就會相對少一些, 腸胃的負擔也會減小。 此外, 吃蟹時最好能有薑、醋等配伍, 這是因為蟹性涼, 而生薑性溫, 具有溫中散寒解毒之功, 醋除了調味外, 還具一定抑菌功效。
吃不完的螃蟹應該怎麼存?
對於螃蟹, 最好還是現吃現蒸。
為什麼吃完螃蟹容易餓?
螃蟹、蝦、貝之類的高蛋白、低脂肪水產品, 其營養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與利用, 食用後飽腹感不強, 很多人不吃主食而過量食用海鮮、河鮮, 當時覺得挺飽, 過兩三個小時就覺得饑餓。 因此, 無論是螃蟹、蝦、貝還是各種美味的魚, 都不適合當飯吃。
螃蟹中含的膽固醇、嘌呤比較高, 因此, 下列人群不適宜食用螃蟹:
(1)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如腹瀉、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等;
(2)肝腎疾病患者, 尤其是處於肝炎活動期、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3)痛風患者;
(4)患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5)過敏體質者, 尤其是對海產品過敏者。
吃蟹的小貼士
第一, 選擇新鮮的、活的螃蟹, 不吃生蟹、醉蟹。 螃蟹是雜食動物, 甚至還吃其他動物的屍體或腐殖質, 它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佈滿了各種細菌、污泥,
第二, 不宜吃得過多。 螃蟹中含的蛋白質和蟹黃中的膽固醇比較高, 一次過量食用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所以一般人食蟹每次不應超過1斤, 一周內不應超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