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 有助於糖尿病足診斷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糖尿病的實驗室各項檢查如尿糖、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等。 缺血的檢查下肢體位試驗糖尿病足患者的在抬高下肢30-60秒鐘後可見足部皮膚明顯蒼白, 肢體下垂後可見中部呈紫紅色。 如果靜脈充盈時間(足部皮膚由蒼白轉紅潤的時間)在15秒以上, 說明該下肢供血明顯不足。 下肢動脈觸診可在國窩(膝關節後面的窩)及足背處觸診國動脈及足背動脈, 糖尿病足患者可有動脈博動減弱甚而消失。 肢體血流圖可瞭解肢體供血情況及血管彈性,
動脈造影可瞭解下肢血管病變範圍、血流分佈以及有無側枝迴圈。 但此法是創傷性檢查, 會加重動脈痙攣使肢體供血不全, 一般僅用於載肢手術前的定位檢查。 微循環檢查一般是通過活體顯微鏡直接觀察糖尿病病人手指甲皺的微循環變化, 微循環異常常提示有微血管病變。 電生理檢查應用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檢查, 可早期發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足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
以上就是由助於糖尿病足診斷的方法, 糖友平時一定要注意對足部的保護, 這樣才能避免發生危險。
以下是糖尿病的六大控制療法:
一維:控糖
二維:活血
1、靜脈應用擴血管藥物:山莨菪堿(654-2)20~40毫克溶於生理鹽水250毫升中靜脈滴注, 每天一次連續10天或2周為一療程, 或口服 654-2片20~30毫克, 一日3次, 可解除微血管痙攣、啟動微血管自律運動、減少滲出、降低血粘度等, 但有口幹、皮膚潮紅、心慌、腹脹、視物模糊等副作用。 前列腺素E(PGE1):凱時針20微克加入鹽水100毫升慢速靜脈滴注或加入生理鹽水20毫升靜脈推注, 10~14天為一療程, 其他同類藥還有 PGI2、保達新等。 口服活血西藥還有培達(西洛他唑):50~100毫克/天;己酮可哥堿(潘通):400~800毫克/天;腸溶阿司匹林 100~300毫克,
2、改善微循環的中藥:生理鹽水250~500毫升裡加入川芎嗪80~400毫克, 每天一次, 每分鐘40滴以下慢速靜脈滴注, 連續2~3周為一個療程, 後改服川芎素片;丹參針20~30毫升或複方丹參針8~16毫升加入生理鹽水250毫升中靜脈滴注, 每天一次, 2週一個療程;也可用紅花針 20~40毫升加入生理鹽水250毫升靜脈滴注;蝮蛇抗栓酶0。 25~0。 5單位加入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周, 可降低血粘度, 減低血漿纖維蛋白原, 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而起到活血化瘀作用;脈絡寧針10~20毫升加入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周;其他還有康絡素、血塞通等。 3、自體血紫外線照射。
4、高壓氧:在0。 15Mpa壓力下面罩吸入純氧每天1~2小時,
三維:消炎
輕度感染:常用的有效抗生素包括:口服消炎藥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雙氯青黴素、頭孢氨苄等;靜脈滴注消炎藥如頭孢唑啉、氨苄青黴素/舒巴坦、氯林可黴素等;常需用藥2~4周。
嚴重感染:嚴重感染可能導致截肢, 危及患者生命。 感染灶早期手術治療, 切除壞腐組織、切開與腳底腔隙引流。 同時進行分泌物細菌培養, 最好根據培養結果用抗生素。 但培養結果出來之前, 要考慮到爛腳處革蘭陽性球菌、陰性桿菌和厭氧菌等多種感染易同時存在, 選用廣譜抗生素, 同時輔以甲硝唑抗厭氧菌。 根據潰瘍恢復情況和全身狀況, 應用時間要長達4周以上。
危及生命的感染:可聯合應用氨苄青黴素/舒巴坦和氨曲南(泰能);呱拉西林/三唑巴坦和萬古黴素;萬古黴素、頭孢他啶和甲硝唑;亞胺培南和西司他丁;氟喹諾酮類、萬古黴素和甲硝唑等。
四維:換藥
換藥的原則可概括為:
一消:抗炎消毒。 局部應用碘酒、酒精消毒, 噴灑抗生素等。
二減:減輕
壓力, 儘量祛除局部水腫、引流出分泌物, 必要時外科切開膿腫引流。 同時敷料不要包得太緊, 影響血供。
三清除:外科清創。 儘量把壞死組織、隔膜、死骨等切除乾淨, 把局部膿液等分泌物清理掉, 露出新鮮肉芽組織, 可用含分解酶的生物活性敷料, 促進壞死組織自溶。
四延期切除和縫合:治療一段時間後, 壞腳皮溫下降、水腫消退、傷口乾燥後, 可用含表皮生長因數的敷料繼續換藥, 也可局部噴灑654-2、胰島素等,同時切除幹痂和不規則骨突出物,縫合皮膚或移植皮瓣等。
五維:對症
1、退熱,有發熱者可用冰袋、酒精擦浴物理降溫;必要時應用退熱藥(激素或消炎痛栓等)。
2、糾正酮症、水、電解質紊亂,及時補鉀、補液,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3、改善心功能,可適當應用擴張冠脈的藥物和利尿劑等。
六維:支持
1、防治其他器官感染,尤其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2、補充營養:如營養神經的甲鈷胺(彌可保)、神經妥樂平、維生素B族等肌注或口服,有貧血、低蛋白血症、營養不良者可補充血漿、人血白蛋白等。
以上“六維”以活血和抗炎為重點,但又維維相扣,缺一不可。
也可局部噴灑654-2、胰島素等,同時切除幹痂和不規則骨突出物,縫合皮膚或移植皮瓣等。
五維:對症
1、退熱,有發熱者可用冰袋、酒精擦浴物理降溫;必要時應用退熱藥(激素或消炎痛栓等)。
2、糾正酮症、水、電解質紊亂,及時補鉀、補液,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3、改善心功能,可適當應用擴張冠脈的藥物和利尿劑等。
六維:支持
1、防治其他器官感染,尤其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2、補充營養:如營養神經的甲鈷胺(彌可保)、神經妥樂平、維生素B族等肌注或口服,有貧血、低蛋白血症、營養不良者可補充血漿、人血白蛋白等。
以上“六維”以活血和抗炎為重點,但又維維相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