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補鈣很多人就是看到那些的電視廣告裡的補鈣產品最火就相信他們的療效好, 其實也不然。 補鈣對於人體來說也不是亂補的!只有出現了卻鈣的時候才能去給自己的身體補充。 而不是今天頭痛了就只鈣片這樣的!還有就是家中寶寶的補鈣也是有原則的!
原則一、維生素D和嬰兒鈣片分開吃
【原因】事實上, 真正缺鈣的寶寶很少, 很多寶寶真正缺的應該是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保證鈣吸收的關鍵:維生素D的作用是讓鈣從腸道充分吸收, 同時保證體內的鈣不會從尿裡流失。 嬰幼兒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的量應達到400國際單位。
之所以要讓維生素D和嬰兒鈣片分開吃, 是因為含維生素D的鈣片內含的維D量較少, 還需再補充魚肝油等維AD製劑, 這會使每天補AD製劑的量要重新調整, 使簡單的事反而複雜化。
【對策】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嬰兒吃不含維生素D的鈣片, 同時補充魚肝油等維生素AD製劑, 因市售的這些製劑已有固定的每日建議用量。
原則二、不要讓鈣遇見草酸
【原因】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 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
【對策】補鈣期間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 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後3—4個小時服用鈣製品。
原則三、鈣劑不要與主餐混吃
【原因】即使沒有太多草酸, 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製品, 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 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吸收20%。 只要胃裡面塞滿太多東西, 效果就不太好。
【對策】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 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原則四、過量補鈣反而長不高
【原因】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 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的標準, 可能會便秘, 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 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 如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等。
【對策】補鈣也要適量, 不是越多越好。
原則五、補鈣產品的選擇有講究
【原因】選擇一些鈣源好、吸收好、口感好、不刺激腸胃的嬰幼兒專用鈣產品;最好選擇單一元素的鈣產品;選知名度高的鈣產品,
【對策】最好是諮詢醫生後再選擇補鈣產品。
原則六、不要選擇碳酸鈣
【原因】碳酸鈣偏鹼性, 而寶寶的胃酸還很少, 所以碳酸鈣類補鈣產品會影響新生寶寶的消化。
【對策】四個月的寶寶最適合吃葡萄糖酸鈣, 另外, 乳酸鈣也是不錯的選擇。 葡萄糖酸鈣和乳酸鈣都比碳酸鈣好。
原則七、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原因】人體每次攝入鈣低於或等於50毫克時, 鈣的吸收率最高。
【對策】每次給寶寶服用鈣製品可以量少一點, 分成多次服用, 這樣可以保證一天當中很多時間都有鈣的補充。
原則八、千萬不要補鈣過量
【原因】很多鈣過量的寶寶會厭食、便秘, 嚴重了還會患“鬼臉綜合症”, 寶寶會有扁扁的朝天鼻、大嘴而且表情怪異, 疾病也很多。 鈣過量還會導致骨頭過早成熟, 也會影響寶寶將來身高的。
【對策】要根據醫生建議或鈣片的使用說明科學補鈣, 千萬不要過量。
補鈣應該是給寶寶微調的過程, 媽媽們千萬不可以簡單粗暴地對待, 鈣過少過多都不行。 如果實在拿不准寶寶到底是缺鈣還是補鈣過量, 最好去醫院做個微量元素檢查, 這樣才好控制補鈣的度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