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氣有什麼養生規則?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 也就是說, 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 夏秋之交, 晝夜溫差大, 氣溫忽高忽低, 往往是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 針對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 飲食起居既要防暑, 又要注意禦寒。
初秋免不了出現“秋老虎”的炎熱天氣, 這種氣溫高、濕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煩躁, 應積極防範“情緒中暑”。 要做到內心寧靜, 神志安寧, 心情舒暢, 切忌悲憂傷感, 即使遇到傷感的事,
立秋養生規則二、起居調養:早臥早起, 初秋少吹空調防“陰暑”, 薄衣禦秋寒保暖不能忘
夏秋之交是最難選擇衣物的時候:暑熱未盡, 雖有涼風時至, 但天氣變化無常, 因而著衣不宜太多, 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 易受涼感冒。 因秋氣燥, 從五行生旺推算, 可知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都處於衰弱階段。
立秋養生規則三、飲食調養:少辛增酸, 宜食麻等柔潤物以潤其燥, 禁寒飲
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 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 以滋陰潤燥者。 總之, 秋季時節, 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 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養肝氣, 禁冷飲及穿寒濕內衣。 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 以益胃生津。
立秋養生規則四、運動調養:鍛煉有節制練功養肺氣
進入秋季, 氣溫下降會使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 內分泌紊亂, 造成情緒低落。 這時做好心理調節很重要, 積極參加運動是不錯的方法, 慢跑、散步都可以讓心情開朗起來。 立秋後的早晨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 此時不冷不熱, 氣溫宜人;天高氣爽, 使人精神爽快。 在秋天“養收”的時候, 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 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 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 尤其是老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